第二百一十二章:你们对人的力量一无所知 (第2/3页)
“邹子学问,看似避世不治世。
“其人一生未出世,一生为找治世人。”
当嬴成蟜看到那满满一屋子的竹简时,才知道邹衍简简单单的一句找人,背后到底有多少心血。
魏牟听懂了,再次沉默,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过了有一段时间,呼才拿着一卷竹简走来,递到嬴成蟜的手中。
嬴成蟜颔首接过,没有苛责呼的行动迟缓。
少年摊开竹简,望着其上极有年代感的齐文。
似乎能看到数十年前,年轻的邹衍抱着希望,一笔一划在竹简上记载着庄子生平。
少年目光落在第一列字的第一个,轻声念诵没有标点没有段落的文章:
“周显王七年,庄子师从裘氏学儒。
“周显王二十年,庄子娶妻钟离氏。
“周显王二十一年,庄子长子庄遍出生。
“周显王二十二年,庄子任漆园吏,免除兵役。
“周显王二十七年,庄子前往商丘上交蒙邑漆税,结识庖丁。
“周显王三十年,庄子次子庄咸出生。
“周显王三十一年,庄子辞去漆园吏。
“周显王三十二年,庄子精心经营荆园。
“周显王三十四年,戴盈前往蒙邑,拜见庄子。
“周显王三十六年,屈宜臼死于韩国。庄子之父庄全怀念老友,病重而死。庄子母亲狶(xi一声)韦氏也悲伤而死。庄子护送父母灵柩回楚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庄子觐见楚威王。后离开郢都,返回蒙邑。
“周显王三十八年,庄子辞令尹不受。
“周显王三十九年,蔺陶之子蔺且十一岁,拜庄子为师。
“周显王四十四年,子桑、东门四子,拜访庄子。
“周显王四十五年,庄子带着蔺且前往大梁,拜见五十七岁的子华子。惠子担心庄子前来谋取相位,派人搜捕庄子。
“周显王四十六年,庄子拜见魏惠王,魏惠王放弃伐齐。
“周显王四十七年,庄子与失去相位的惠子游于濠水之上,作‘鱼桥乐’之论辩。
“周赦王三年,庄子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惠子吊丧。
“周赧王二十九年,庄子去世。”
嬴成蟜低头合竹简,道:
“这就是庄子一生的所作所为。
“教育,他收了一个弟子——蔺且。
“治世,他说服了魏惠王伐齐。
“我承认庄子学问深厚,是一个伟大的人。
“但他的学问是救赎自己,而不是救世治世。”
竹简卷好了,少年抬眼看魏牟,认真询问:
“魏牟子真的相信,世人能够尽知庄子之学吗?
“尽知庄子之学的世人,真的能够做到庄子所说吗?”
魏牟神色黯然。
老人完全可以再论庄子学说,再给嬴成蟜讲庄子认为应当如何治世的。
庄子学说博大精深,老人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但老人不语。
老人是真正见过庄子,与庄子相处过一段时间的。
庄子不喜欢为了论辩而论辩,对于只想着输赢的辩者向来反感。
论辩,是为了求真。
少年说的,就是真。
嬴成蟜把竹简递给呼,要呼再送回书房。
待呼走后,少年微笑道:
“庄子说人为是伪,应当顺应自然。
“你们对天道的力量知之甚深,但你们对人的力量一无所知。”
老人看着少年双眼,能看到极其强烈的自信。
不,这已经是自负了。
老人咽了口唾沫。
不知道少年哪里来的信心,怎么就敢肯定自己能够结束这个最坏的时代。
老人以为少年说的人就是少年自己。
老人想错了。
少年说的人,是华夏两千年历史长河的所有人。
少年的底气,是两千年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天的力量,能够让人活着。
人的力量,能够让人生活。
让每个人千里传音、日行万里。
见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老人长出一口气,释然笑了:
“上一个说过类似话语的人,是当了三次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
“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我见过三个稷下学宫祭酒,荀子、邹子、嬴子。
“你们每个人都不会宣传庄子之学,每个人都对治世抱有极大期望。
“原来为稷下学宫祭酒不仅要有学问,还要对这个天下满怀希望……”
老人失笑摇头,不再纠结稷下学宫是否还能有庄子学说:
“以我观之,三人中,嬴子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人。
“你年轻,生的好,有自信……”
魏牟退了一步,深施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