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齐国,临淄,田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齐国,临淄,田单, (第2/3页)

    这种气息,嬴成蟜不陌生,能上秦国朝堂上的武将身上都有这种气息。

    嬴成蟜万分确定,这位老将一定是在战场上刀山血海中走过的,而不是凭着背景身世被硬抬到这个位置。

    “邹祭酒。”老人走到邹衍身边,望着少年和少年身边的黑虎:“要老夫安置这头畜牲吗?”

    “不必,有劳安平君。”邹衍礼貌回应。

    老人皱眉:

    “这头畜生放入城中,若是出现什么事……”

    邹衍会意,立刻答道:

    “皆由邹衍担之。”

    老人眉头解开,微微颔首,不再多说。

    他已经做了提醒,既然邹祭酒坚持如此,那就如此,事后他又没有责任。

    邹衍这才笑着迎上前。

    老人近乎和邹衍同时迈步,并肩而行。

    “公子终于来了。”邹衍脸上带着笑,横臂介绍身边老人:“此乃我齐国护国之公,安平君,田单。”

    嬴成蟜心头一震。

    [安平君田单?他怎么还活着啊?]

    少年抱拳,略带敬仰地道:

    “可是火牛阵破燕军,一战尽复齐国七十城的田公?”

    老人笑着颔首,三缕白须如水草一样摇摆,看上去有些滑稽:

    “长安君之大名,这一年内,老夫真是如雷贯耳啊。

    “老夫有一惑。

    “天下大国,长安君皆走了个遍,为何偏偏不至我齐国呢?”

    嬴成蟜展开双臂,自我扫视两眼,一脸疑惑地道:

    “难道站在这里的不是秦国公子嬴成蟜,而是其他人吗?”

    田单哈哈大笑,觉得眼前少年蛮有趣的,故意不满地又问:

    “那公子为何偏偏最后一个来到齐国,把我齐国排到最末呢?”

    少年笑着回道:

    “小子就餐时,会把最喜欢的吃食放在最后吃。”

    田单很是满意:

    “欢迎公子至齐。”

    少年谦逊回应:

    “小子不胜荣幸。”

    邹衍待这一老一少交谈暂告一段落,这才上前,引公子成蟜入城。

    此时,骚乱声几无,原本被骚乱声压下的声音便显露出来。

    向着城内走近的嬴成蟜,听到“哗啦啦”水声在耳边响起。

    顺着水声,回头而望。

    他看到了一条河。

    流淌奔涌,水势不大不小。

    一看便是一条天然河流,而非人造。

    他眼有异色,双目平移。

    看到这条河长流向远方,在他视线尽头处,依旧可见波光粼粼。

    邹衍顺着公子成蟜目光望去:

    “此河名为系水,是西边的护城河。”

    嬴成蟜点点头,轻声赞了一句:

    “以天然河流护城,临淄真是让小子大开眼界。”

    田单笑着接话,颇为自豪地说道:

    “能看出西城这边为天然河流,公子好见识。

    “我国四面城墙,西靠系水,东临淄河。

    “这东西两面城墙,在建立之初就是用系水、淄河的两道河岸为基础建起。

    “城墙建好,淄河与系水就成了临淄的两道天然护城河。

    “随后,我国又在南城墙外、北城墙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淄河、系水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

    “天然河流为护城河,比之人工开凿要好得多。

    “大旱不干,久雨不漫。”

    跟在公子成蟜身边行走的孔斌闻言,挑起眉毛,插了一句嘴:

    “江河归海,水无穷也。

    “大旱不干,确实如此,可久雨不漫……这又是如何为之呢?”

    田单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看向了公子成蟜。

    这人谁啊?

    公子成蟜略带一丝敬意地道:

    “此为孔子六世孙,孔斌子也。”

    田单闻言,肃然起敬:

    “原来是孔斌子当面,单不识之,过也。”

    田单敬佩的不仅是孔斌的学识,还有孔斌在魏国为相期间做过不少实事。

    稷下先生多是理论派。

    而孔斌不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派。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由于传递信息多靠一双眼睛一张嘴,经常会出现名传天下而当面不识的情况。

    “公言重了。”孔斌还礼,再次请教道:“还请公为斌解惑。”

    孔斌在魏国当相邦的时候,居魏都大梁。

    大梁的护城河是汴河,人工开挖。

    由于河道挖的宽又深,所以汴河水流量巨多,不次于一般河流。

    孔斌记得,汴河储水量大,在干旱的时候不会干涸。

    但在雨水多的时候,涨水很猛。

    有一次下了三天三夜大暴雨,河水全都漫了上来,差点流进大梁城。

    汴河一条人工河都如此。

    那系水、淄河这两条天然河在雨水多的时候就更应该漫上来才对。

    诸子之一的孔斌子相问,田单倍感骄傲,开口详细解释道:

    “我国修建临淄城的时候,先察看了地势。

    “然后根据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在修建城池时周密设计安排了排水道口。

    “这些排水道口能够及时排泄自然降水、城内生活废水,多余的水会全都流向山林。”

    孔斌颔首:

    “原来如此。”

    田单见孔斌反应平平淡淡,还以为其不相信。

    不想让孔斌觉得自己的夸浮的老将轻咳一声,沉声说道:

    “临淄有外城、宫城。

    “两城共设有三大排水渠道,四处排水道口。

    “一排水渠道在宫城西北部宫殿区中心,全长三百余四丈,宽九丈四尺,深一丈二尺。

    “二排水渠道,位于外城西北部,全长一千二百一十七丈,宽十三丈,深一丈二尺。

    “三排水渠道,位于外城东北部,长约三百四十七丈,向东注入淄河。

    “排水道口建在墙基宽十七丈四的城墙下,呈东西向。

    “东西长十八丈七,南北宽三丈五,深一丈二尺。

    “用天然巨型青石砌垒而成,分为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道三部分。

    “孔斌子,这下可信否?”

    孔斌原来确实也没太相信,排水可不是动动嘴就可以的。

    听过老将详细介绍,这才相信了七八分。

    总不能这些地理位置、数字,都是老将说谎,临时现编的吧?

    “斌大开眼界。”孔斌诚心诚意道:“临淄城,真是齐人巧夺天工之举啊。”

    田单这才哈哈大笑,很有几分自得。

    他眼角余光无意识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