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七十章:子楚失算!白起不战! (第1/3页)
四国同进,为张良心中将熄之火加上一根干柴,火苗重新窜起。
张良跟着一同迈步,站在公子成蟜身后。
趋福避祸,已经被韩人写进本能。
“逆子。”秦王子楚阴沉着脸,对着次子怒道:“汝是寡人的儿子!汝竟然合纵五国来讨伐寡人!汝为人子乎?”
公子成蟜面不改色,但身上的气势落下三分,目光中的逼迫性少了许多:
“战,非我所欲也,乃是父王你所欲也。
“我此来,不为讨伐,而为道义!”
“就像父王你征伐燕国而救我是为了道义一样。”
秦王子楚怒瞪双目,先是道了一声:
“你还知道你的命是寡人救得?
“寡人生你养你救你,你却如此报答寡人,天下岂有这样的人乎?”
然后看相燕国相邦鞠武,面露不解之色:
“寡人不明白。
“燕国为什么愿意帮着这个给燕国带来灾难的竖子,征伐秦国呢?
“请燕使来给寡人解惑。”
鞠武微微低头,不让秦王看到其眼中的愤怒,不给秦王找到攻燕的理由。
原本他也将燕国遭受的厄难赖在公子成蟜身上。
没有公子成蟜,秦王不会有借口伐燕,燕国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为列国所欺。
但在公子成蟜派出的独眼使者抵达蓟,表明需求后,鞠武就不这么想了。
他身前的少年,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只站在道义的一边。
少年是被诸侯利用了。
燕国违背道义,少年针对燕国。
秦国违背道义,少年针对秦国。
少年很公允。
但,秦国不是,秦君不是。
既然怨不得少年,那燕国之殇,便要算到秦王子楚的头上了。
一腔愤懑自鞠武心中升起,自其口中流出。
他头颅低下,说话时看不到嘴动,只能听见声音:
“秦王之言,武不解也。
“公子是我燕国相邦,何时给我国带来灾难了呢?
“我国伐赵战败,是因为王上受到栗腹蛊惑,发动了这场不合道义的战争。
“不义之战,就当败啊。
“栗腹贼子战死,我王又受到了将渠的蛊惑,迁怒于相邦,又做了违背道义的事。
“违背道义,当受惩罚。
“这惩罚我王自取,我王还为此向天下发布了公告,相邦无错也。”
鞠武在“公告”两个字上加了重音,他的怒火要冲破天灵盖。
就是这个公告,让燕王喜彻底失去了人心,没有人再敢直言进谏。
而他鞠武正计划请燕王喜下台,提前让太子登基,以此破局救燕。
秦王子楚派的使者就到了蓟,带来了让燕太子丹质秦的消息。
燕王喜质燕太子丹于秦,燕国再没有能承继大统的人了。
鞠武眼睁睁看着燕国走向衰落,却无计可施。
而这,都是秦国毒计!
他不断在心中告诫自己要平心静气,不能让秦王看出他的愤恨,平稳声线继续道:
“秦王还说我国讨伐秦国,刚刚相邦不是为秦王解释了吗?我国何时说要主动讨伐秦国了呢?
“我们五个国家站在一起,是为了关中百姓的性命,不是为了战争。
“虽说关中百姓是天下人,但他们更是秦人啊。
“连我们这些外国人都看不下去关中百姓年年遭受水患苦难,秦王怎么就能看下去呢?
“秦王也不必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一一问下去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们五国是为了道义,所以聚在一起。
“而秦王失了道义,自然形单影只。
“秦王当也站在道义一边,就像前些时日使我王遵循道义时候一样,和我们站在一起。
“用郑国治水,挖渠引道,造福关中啊。”
一气说完,鞠武心中甚是畅快,该是秦国尝尝道义的滋味了!
他竭力控制住面部表情后,迫不及待地抬头看秦王表情。
看到秦王子楚面容有些扭曲,要不是场合不对,他当真要放声大笑。
[你秦王也有今天!]
[也会被道义所困!]
[好好体会我燕国当初的感受吧!]
秦王子楚眯起双眼,手支着桌案缓缓站起身,道:
“尔等,皆不怕死乎?”
他拔出腰间悬挂的秦王剑,抡剑破空,有声骤响。
秦王子楚剑尖越过公子成蟜,对准其身后众人,眸中杀意大放:
“尔等可听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滚回你们各自的国家,不要陪这竖子胡闹!
“否则,寡人先杀尔等,再发兵伐尔等之国!让尔之国家流血漂橹!”
堂上诸秦将兴奋莫名,重复秦王子楚的话,大声附和他们的王:
“先杀尔等,再发兵伐尔等之国!让尔之国家流血漂橹!”
“先杀尔等,再发兵伐尔等之国!让尔之国家流血漂橹!”
“先杀尔等,再发兵伐尔等之国!让尔之国家流血漂橹!”
“……”
杀伐气惊天动地。
秦将无征兆集体兴奋,这猝不及防的一幕让五国使者皆心跳空了一拍,楚国使者李园面色更是泛了白。
当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承担秦国怒火。
这是武安君白起以一生无败的战绩,以百万条列国士卒性命所打出的共识!
秦国锐士,天下无敌!
嬴成蟜没有意外,他太了解秦国这些武将了。
按照前世的话说,秦将都是最为激进的鹰派。
而在受到了如此多的刺杀后,嬴成蟜对秦将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他之前对秦将激进的评估,还是太保守了一些。
这次他没有喝止诸将,等待秦将自己慢慢平息。
麃公帮过他一次,已是有些犯了众怒。
再帮公子成蟜,老将晚节不保,公子成蟜不忍。
若是不帮,那说话不好使的公子成蟜将威信大失,后续说的话先天就少了五分力度。
浪潮再高终有落,秦将呼声渐渐止。
公子成蟜做好准备正要出声,魏国使者唐雎在其身后低声道:
“相邦是君子,唐雎却也不是小人,我国更是最重视道义的国家。
“相邦被困时,我王可是大为震怒,已经做好了发兵的准备。
“相邦为道义做了这么多事,之前的事雎不在,便不说了。
“眼下雎就站在相邦身后,怎能让相邦独撑呢?
“请相邦暂歇,让雎来,雎也略通些道理。”
少年回首,望着唐雎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