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战国谋算之最 (第3/3页)
嘴角抽动,呵呵笑了一下:
“……合着我刚才范围说小了是吧?”
偏殿内。
吕不韦低着头,心中在迅速盘算,就像从前年底对账一样。
姬夭夭坐在铺着兽皮的椅子中,悠闲饮水。
当她用出阳谋的那一刻,就几乎必定成功。
“我有一问,请夫人解惑。”吕不韦沉声道。
姬夭夭放下茶杯:
“曰。”
吕不韦问出藏在心底许久的疑问:
“当年秦国攻占野王城,将韩国一分为二,切断了上党郡和新郑的联系。
“使占据韩国半数领土的上党郡成为孤地,只能自给自足,无法得到支援,秦国攻占上党只是时间问题。
“韩王眼看大势已去,答应以将上党郡送给秦国为条件,以让秦昭襄王停止攻打韩国。
“上党郡郡守冯亭却在此时飞书去邯郸,将有半个韩国领土大的上党郡送给了赵王。
“秦昭襄王震怒,攻赵,从而引发了旷世之战长平。
“我想知道,上党予赵这个计谋,与夫人有关吗?”
姬夭夭坦然点头:
“是我提出来的。”
吕不韦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上党予赵,祸水东引,这个计谋让吕不韦现在来看也是无解。
上党是太行山脉,秦国占据了对赵国就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赵国占据了则是在西部边境筑起了一座防范秦国的绝壁。
上党这么一大块肥肉,秦、赵谁吃到谁占尽便宜。
明明是针对韩国的战争,姬夭夭一个转手,却让当时战力最强大的秦、赵开了战。
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胜了。
若事情至此,那韩国最终还是丢了半数领土,此计成果是损耗秦国国力让其短时间不能对韩兴兵。
但长平之战后,输了的赵国没有如约交给秦国城池,由此引发了邯郸之战。
韩也参加了邯郸之战,站在赵国一边,是胜利方。
秦在邯郸之战,不但把长平之战所占据的领土都吐了出来,还输出去不少领土,这里就包括上党。
胜利方的韩国,拿回了上党郡。
战力垫底的韩国,在这两次旷世大战中国力没有受到太大损伤,领土也奇迹般地保持了完整。
战国之术,至此为止,算是用到了极尽。
吕不韦一直想知道韩国这个人到底是谁,能将术用到他直叹不可思议。
吕不韦认为韩国有此人在,只要韩王还能听进去此人谏言,那针对韩国的谋算几乎难有成的。
今天和姬夭夭谈过话,听到那如出一辙,令人根本拒绝不了的计谋,他有种强烈的感觉。
他想找的那个人,原来就近在眼前。
吕不韦苦笑:
“我一直和王上说要小心此人,每次王上都让我将心力放在其他事上,原来此人竟是夫人。”
“王上尝和不韦说夫人聪明,不韦并没太放在心上。
“即便知道王上以夫人、不韦、渭阳君为臂助,不韦也只以为王上看重夫人的原因中夹杂着私情。
“是不韦短视了。
“夫人若非女儿身,不韦怕是没有容身之所了。”
姬夭夭摆摆手,不想就此事多说。
上党予赵,是她用的第一个阳谋。
若不是因为此计,秦国不会打长平之战,也不会在战后迁怒于韩,她也不会因为内疚自责而嫁到秦国,嫁给那个满脑子都是王位的秦王。
她想的略有伤感,忽然想到若是没嫁过去,自己哪里有儿子呢?
想到儿子,不由喜色占了上风。
“往事就不必再提了,郑国入秦这件事,就劳烦你去做了。”
吕不韦拱手承诺:
“若是公子愿意,不韦必竭尽全力达成此事。”
没有公子成蟜首肯,他才不去做这种掉脑袋的事,他不想做第二个商鞅。
发动全国之力修渠治水,这得罪的人太多太多了。
姬夭夭轻笑:
“蟜儿一定愿意。”
吕不韦狐疑,这么确定?不一定吧?
他昨天刚刚见过公子,陈述过治水修渠的难点。
从公子当时的表现看,可不像是敢冒着灭国风险治水修渠的样子。
姬夭夭也不解释,让宫女送客。
待吕不韦出了宫室,她也站了起来,叹口气:
“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秦国不打仗,才能让白氏后人上不了战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