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从来就没有身不由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从来就没有身不由己 (第2/3页)

好,日后会成为在世的圣人。

    “但我这个圣人其实不是圣人。

    “我创造出的铜管舞就是在上层贵族中赚口碑的,对百姓有害无益。

    “等到日后我长大了,我这个假圣人就会创造许多类似铜管舞这样的物件,剥削百姓以供养贵族。

    “但因为有圣人这个名号,百姓会心甘情愿被剥削,笑着主动被剥削。

    “从而这个天下会陷入到最黑暗的时代,可能在你以为里比桀、纣的时代还要黑暗。

    “对否?”

    嬴成蟜这段反驳说的又急又快,话语中不尊称邓陵学为巨子,表明态度。

    邓陵学颔首,他正是如此想的。

    “这不是学一家之言,学身边的人也多做此想。”

    嬴成蟜冷笑:

    “所以你们是楚墨的墨者,而不是墨学的墨者。

    “墨子说杀盗,非杀人。

    “以什么来定义盗贼呢?用你们的‘我以为’吗?

    “定义为盗贼,就算不用列国官府的法令,也该用行为判断吧?”

    少年张开双臂,展示弱小,继续道:

    “我只有七岁,七岁的我是能够拦路抢劫,杀人越货吗?

    “当然,我是一位公子,我有充足的手下可以去做这样的事。

    “但你有查到吗?”

    邓陵学看看少年冷峻的小脸,摇摇头,他相信少年不会做出这种事。

    公子这个群体哪里有缺钱的?还需要去杀人越货?杀人抢美人还差不多。

    而眼前竖子七岁,明显没到抢美人的年纪,没心也没力。

    嬴成蟜保持脸上的冷笑,道:

    “既然没有,那我就是墨子说的‘不杀人’中的‘人’,你杀我不就是违背了墨子的‘道义’吗?”

    邓陵学略微思索,叹了口气:

    “长安君又在诡辩了。”

    嬴成蟜立眼睛,冷哼道:

    “这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就像我昨日说墨学不是完全道义的学派一样。

    “你不要自欺欺人,将什么都赖到诡辩上,可乎?”

    邓陵学心里又难受了,和昨天的感觉一模一样,信念受到冲击的感觉很不好。

    嬴成蟜用比喻、其他学说与其相说,邓陵学不赞成就是不赞成,哪怕无法反驳也会坚定信念。

    但嬴成蟜用墨学,墨子的话相说,邓陵学这个楚墨巨子若是不认同就是摒弃了自己的学说。

    身体到心灵都早已经被墨染黑的邓陵学无奈点头:

    “好吧,学承认长安君说的是对的,学要杀长安君违背了墨子的‘道义’。

    “但学依然要杀长安君。

    “正如长安君所言,我相信我和其他墨者的‘我以为’,我们无法坐视长安君日后危害天下。

    “这可能就是我楚墨的‘道义’吧,多谢长安君今日提点让学找到了自我。”

    一直以墨学自称的邓陵学,以楚墨自称的话语说出来时面色很平静,内心很痛苦。

    秦、齐、楚三墨,皆认为自身是正统墨学,完整继承了墨子真传理念。

    嬴成蟜脸色好看了不少。

    邓陵学要是一口咬定这是诡辩,他还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道理是要跟听的人讲才有用。

    当事人捂着耳朵大喊不听不听,王八念经,谁来也没用。

    少年用力搓着两侧双颊,说出来的话听上去有一些憨厚:

    “你既然承认行事是奉行先祖邓陵子的‘道义’理念,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墨学奉行兼爱,是无差别的爱。

    “人都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对父母的爱、对邻居的爱、对任意一个人的爱都应该是一样的。

    “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只要人人兼爱,天下就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争斗的美好人间。

    “儒学奉行仁爱,是有差别的爱。

    “人皆有恻隐之心,因为爱自己的幼子而对和幼子一样年幼的孩童有照看之心,因为爱自己的父母而对和父母一样年老的老者有照顾之意。

    “儒、墨两个学派就这个观点争论不休,我无意去评价孰对孰错,也没有这个资格,只是想就这个你很熟悉的观点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孔子是仁爱的,墨子是兼爱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的不同性情,他们都向着自己的心所指引的方向去努力,走出了两条路。

    “他们对外宣扬自己的心声,引领着更多人的心发出仁爱、兼爱的心声。后来者跟在孔子、墨子身后,顺着心的指引,走过两位先贤的道路。

    “这两条路本来存在吗?不存在。

    “没有孔子、没有墨子、就没有这两条路,两位先贤是修路人。

    “孔子有教无类,墨子抨击暴政。

    “两位先贤做的事显然要比我高明多了,但追根到底这都是他们想要做的事。

    “我这么说可能太笼统,表达不明,我换一种说法。

    “就比如你遇到一个被盗匪抢劫的人,不管这个人有没有向你求救,你都一定会冲上去救下这个人,对不对?”

    邓陵学点点头。

    这是必然的,墨者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嬴成蟜跟着点点头,继续道:

    “你一定会救人,因为这是你内心想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心指引你去做的事。

    “在此地百姓看来,你是一个救苦救难的圣人。

    “而实际上呢,按照圣人的标准,要我说你也算得上是个圣人。

    “但是,你得明白一个道理。

    “你做事情按照道义来做,而你的道义是你的先祖邓陵子所想象出来的。

    “归根结底,你是在顺着自己的心指引,做你本就想要做的事情,明白吗?

    “这个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坏的,都是人定的。”

    少年抬头,望着几缕透过瓦缝茅隙钻进来的阳光,指着那有着细微灰尘的光束道:

    “你看,我们每日都会看到太阳,每日都会照到阳光。

    “阳光不会因为尧帝的圣明而一直温暖和煦,也不会因为桀、纣的暴虐而酷晒或者消失。

    “日如此,天亦如此。

    “天不会因为你守道义而让你事事顺心,也不会因为不守道义而让我暴毙而亡。”

    邓陵学轻微皱起眉头。

    嬴成蟜见状,适时住口,平伸小手示意邓陵学有话直言。

    邓陵学颔首致意,沉声道:

    “天是有自己意志的,喜道义,不喜不义。

    “天希望人们之间彼此关爱、互相帮助,不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厌恶相互防范。

    “看到道义,天欢喜了,就会赐下阳光普照大地,让万物得以生长。

    “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顺从天意,他们都福祚绵长,子子孙孙不绝,后世的人都称赞他们是圣王。

    看到不义,天不喜了,就会命令江河湖海冲毁堤坝,命令蝗虫铺满天空吃尽粮食,命令阳光曝晒而干旱千里。

    “桀、纣的时期就不顺从天意,天就降下惩罚,让他们亡国丧命,为后世的人唾骂。

    “天无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