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二章:君子无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君子无过 (第2/3页)



    “见到公子,才知道我和公子比还远远不够,楚国令尹该公子当才是,歇甘愿退位让贤。

    “今特意将令尹印带来,请公子收下,留在楚国,做我楚国的令尹!”

    拜相,这就是黄歇的策略。

    名义上,某竖子现在既是赵国相邦、又是燕国相邦。

    但这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名罢了。

    黄歇也看重名,但更看重实利。

    付出一个令尹之名,不仅能完全消除楚王元傲慢的恶劣影响。

    还能进一步宣扬楚国尊重人才、崇尚人才。

    并表现出黄歇有一颗大公无私,一心为楚的忠心。

    深化楚王元信任,为后续邀功做铺垫,益处多多。

    楚国人才越多,楚国越强大。

    楚国越强大,他黄歇越强大。

    况且,不会真有人认为他黄歇能在楚国一手遮天,是令尹这个官职吧?

    呵,天真。

    没了令尹这个名号,他照样做令尹的事!

    “这相印,是楚王要你送来的,还是你要送来的?”少年的嗓音从车厢传出。

    黄歇眉头有略微拧紧,片刻就松开了。

    昙花一现,仿若幻觉。

    春申君微微低头,高声道:

    “既是我王所命,亦是歇自愿为之!”

    车厢内,传出一声冷哼。

    四周围拢的楚人本就不满,闻声更为恼火。

    一个秦人,哼个屁啊!

    没等他们习惯情绪,九个极其尖锐的字自车厢砸出,让所有楚人都变了脸色。

    “春申君黄歇,大奸似忠!”

    长安君至郢,不足一日便离开了。

    他没有带走楚国令尹印,出了郢就丢在了路边,言:

    “君不君,臣不臣,无礼之地。

    “假借盗贼而灭鲁之社稷,蛮夷之国。

    “身至此,不如陷囹圄,悔来也。

    “可怜屈子生于楚国,殉于汨罗。

    “其一生寻觅香草,欲佩芳香。

    “却不知恶土不生香草,楚地不飘芳香。

    “呜呼,君子生于小国,非君子之过也。”

    一个时辰后,公子成蟜说的话就传到了楚王元的耳朵里。

    楚王元嗤之以鼻,没有进行任何举措,放嬴成蟜一行离去。

    那竖子当他面骂他都能一笑而过,更不要说背后点评了。

    被称作蛮夷,楚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在楚人的眼中,那些叫他们蛮夷的人才是蛮夷。

    天下列国,把周都算上,唯有楚国是华夏正统!

    屈子在《离骚》第一句就对楚国的起源进行了明确交代。

    【帝高阳之苗裔兮。】

    帝高阳,五帝之一。

    即高阳氏,颛顼帝。

    楚人是颛顼帝的后裔。

    这件事,他楚王元已然全权交给了黄歇,就不会再管一星半点。

    黄歇会办好的,过往的无数次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果不其然。

    很快,以郢为中心,一个“真实”的长安君形象就在楚国传开了。

    公子成蟜被楚国营救,明明是受恩之人,反倒像是施恩之人一般。

    来到郢都,只因为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迎接,就执意要走,说楚国招待不周。

    公务忙碌到极致的春申君亡羊补牢,紧赶慢赶跑到正门口认错,公子成蟜依旧不依不饶,傲慢无礼,连春申君的面都不见。

    楚王爱才,春申君尚贤。

    不但没有追究长安君的过错,反而还拜其为令尹,送去了令尹印。

    公子成蟜初受之,出了城门就把令尹印丢在一边,对楚国恶语相向。

    楚国仍未追究其过错。

    而是认为像恭喜成交这样的贤人认为楚国不好,那楚国就一定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依旧拜公子成蟜为本国令尹。

    春申君为假令尹,在长安君不在期间代行令尹之事。

    就这么过了三月有余,春申君黄歇为人才一事,又求见楚王。

    通知过后,黄歇入宫面圣,开口就直白地说道:

    “我本来以为经过公子成蟜一事,来投靠楚国的人才会比江中的鱼还要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

    “列国人才入楚,我的门客已经超过了三千,但是这些人却不能入官府为王上效力。

    “这都是因为国中如屈、景、昭这样的大家族排斥,打压他国人。

    “这样下去,楚国还要如何强大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