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三章:又强势又怂,赵军临蓟,燕王亲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又强势又怂,赵军临蓟,燕王亲请 (第2/3页)



    “这个蠢货提出禅让后,在他眼中忠心耿耿的相邦子之立刻同意了。”

    少女干笑两声,内心小声嘀咕。

    [要是我,我也同意啊,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

    少年坐在水中,继续道:

    “燕王哙因为自己的愚蠢,自己玩丢了王位,子之继任为王。

    “燕王子之独揽朝政三年,民不聊生,国家衰败,民怨极大。

    “燕太子平就想把朝政重夺过来,可是他没有兵权。

    “燕太子平就和将军市被联系,两人结成同盟。

    “齐国的齐宣王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派人对太子平说齐国大力支持你。

    “得到了齐国支持的燕太子平遂与燕王子之宣战,要拨乱反正。然而,齐宣王只是精神支持,实际等同于没有。

    “燕太子平手中只有将军市被的兵力。

    “战场上遇到燕王子之的燕军,交战,大败,投降。

    “为了保命,将军市被带领士兵战场倒戈。

    “燕王子之乘机反扑,不仅消灭了反抗的军队,还把燕太子平和将军市被都杀了。

    “这场战乱就叫做子之之乱。

    “子之之乱祸及燕国全境,给燕国百姓带来空前的灾难。宫廷内斗演变成了国难,整个燕国呈现出战乱状态,各处都在打仗。

    “这场战乱持续了好几个月,数万燕人死于战祸。

    “这个时候,我国跟韩国在岸门交战。

    “齐宣王本来准备帮助韩国攻打我国,被齐相田忌阻止了。

    “田忌建议趁燕国内乱的时机,向燕国发动战争。

    “理由是,燕国内乱机遇难得,千载难逢。

    “占领了燕国,齐国的疆域就扩大了很多,对中原诸侯就形成了对峙之势。

    “俯瞰三晋,钳制我国。

    “而且,齐国这次攻打燕国以平叛之名,师出有名,是一场正义之战。

    “齐宣王同意了,以燕王昏庸,相邦无道,替燕国百姓出头的理由,派遣名将匡章攻燕。

    “齐国大军到来之时,沿途没有燕军抵挡。

    “早就苦不堪言的燕国军民士卒不战,百姓不出,私底下都是欢迎齐军到来。

    “不到五十天时间,匡章大军就横扫燕国全境,杀死了前燕王哙和燕王子之。

    “合乎道义的战争就是这么简单,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以后要是打仗记得出师有名。”

    面对少年的教导,少女摇头。

    “大父说过,大多数战争都是不义之战,哪里有那么多正义的战争呢?”

    “那就制造正义的环境,寻找正义的理由。”少年回的很快。

    少女微微一笑,没有在意。

    她很清楚,少年对兵事的理解一直那么幼稚。

    “你继续说燕国就是。”

    嬴成蟜内心轻叹,有些惋惜,但很快就收拾心情。

    以他现在的资历、年岁。

    一直跟着白起学习兵法的少女,不认同他的兵事理念是很正常的事。

    他也微微一笑。

    “时间会证明一切。

    “燕国被灭,齐军这场正义之战落下尾声。

    “但很快,齐军就从受燕人欢迎,演变为被燕人人人喊打。

    “匡章为将极强,但他不会理政,他并没有约束齐军行为。

    “齐国士兵在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迅速引发燕人强烈反抗。”

    白无瑕闻言,却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领军就是这样的。

    战场上生死一线间,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

    破城之后,不让士兵发泄心中压力,那这份压力可能就会酿成兵变。

    就是大父白起,破城之后也会放纵士兵。

    她自动跳过这段话,听小徒弟剩下理由。

    “另一方面,面对齐国迅速灭亡燕国这个事实,列国都害怕齐国从此坐大,对自身不利。

    “列国酝酿合纵,对齐国进行讨伐。

    “在这种内外受压的情况下,齐宣王不得不撤军。

    “燕国又在赵国的帮助下,把在韩国的燕公子职迎送燕国,继任为王,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一位不世王者,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他就是我说的可以改变环境的极少数人。

    “他打破了燕国出身之见,对贤者郭隗以师礼相待,亲自登门拜访。

    “并按照郭隗的建议,在易水东南筑起一座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