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一章:十三万破六十万,燕大败,公子成蟜拒见燕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二十一章:十三万破六十万,燕大败,公子成蟜拒见燕王 (第1/3页)

    赵军站在赵国土地上,为了保家卫国而殊死抵抗。

    他们的背后就是他们的妻儿老小,他们是赵国仅剩的军队。

    赵军本就是天下劲旅,唯一一个能和同等数量秦军正面作战的强军。

    如今置之死地,兼有道义加持,士气高涨!

    新兵跟在老兵身后,见到老兵舍生忘死倒在身前,没有一个后退。

    他们血脉里的好战因子苏醒,抛却了一切杂念,一头热血向前冲。

    十三四五岁的孩子,在这一刻顶起了赵国的天。

    八条赵国长龙一头扎进如一片汪洋的燕军中,翻江倒海。

    位于中间的担任弓弩发射手,靠边的则以盾牌挡箭,最前排的以长枪制敌。

    手上兵械卷刃,破裂,就抽出腰间三尺剑。

    他们配合默契,在赵将的指挥下进退有据。

    督战的赵卒几乎如同摆设一样,总共只砍了几十个脑袋,赵军爆发出的战斗力让栗腹为之胆寒!

    燕军虽然总体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是在局部战斗中却并非如此。

    交手士卒数目有限,多出来的只能在外围包夹。

    若是能够阻住赵军攻势,只要僵持住,燕军就赢,军队多就是后继有力。

    但,燕军拦不住,赵军冲势迅猛!

    一夫拼命,十夫莫敌。

    赵军中虽然有人倒下,但是余下人会迅速补充缺口,保持长龙队形,不给燕军半点机会。

    这得力于廉颇旗语及时。

    更得力于赵国八个方阵的将领皆是血战出来的,临阵指挥迅速得当。

    赵国最不缺将!

    燕军中阵,栗腹焦头烂额,如热釜上的蚂蚁。

    四面八方传上来的都是坏消息,每一匹探马跑回来,都会告诉他赵军又进了多少步。

    “上!压上去!上啊!”栗腹声嘶力竭,愤怒地挥舞手臂:“赵军是人!你们他母的就不是人啊!二十五万打八万!三打一都打不过吗!啊!”

    他急了。

    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大型战役,他自觉做的很好,全是按照兵书指挥的。

    攻赵之前,他读了许多书,看了许多过往经典战役。

    他觉得长平之战的赵括和他最像。

    同样是第一次领军,同样是第一次就领数十万大军。

    他充分吸取了赵括兵败经验,对战一个善守不善攻的廉颇都没有托大。

    他没有轻敌冒进,稳扎稳打,等着四十万大军都到,等着五而攻之。

    可是怎么就打不过呢?

    廉颇怎么就敢以八万军进攻呢?

    赵军大多数都是嘴上无毛的童子新兵,他母的为何就比成人燕军猛那么多呢?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连娃娃都打不过!”栗腹痛骂着。

    他自以为指挥得当,全是按照兵书指挥,将打不过的原因归于赵军素质强于燕军。

    他不知道各个方阵将领刚刚离开他的帐中,第一时间没来得及就位指挥。

    他不知道他的指挥完全照搬兵书,只能说不出错,要说出彩远远谈不上。

    他不知道这次燕国侵略赵国是不义之战,携大胜之势还好说。一旦受挫,燕卒缺乏拼死信念,个个想要逃命。

    他不知道的还有好多好多……

    隔行如隔山。

    他栗腹在背后筹谋策划是强手。

    临阵指挥,就算了吧。

    打仗远远不像他想象那么简单。

    多方面原因,导致燕军应接不暇,节节败退。

    燕督战军砍逃跑士卒砍不过来,砍到手酸刃卷。

    战场形势稍纵即逝。

    就一盏茶功夫,三条赵国长龙摇头摆尾,冲破燕军方阵!

    栗腹惊怒交加,立即招手。

    传令兵高举令旗摇动,剩下的九万大军再动四万,试图将三条巨龙截断。

    这也是兵法上说的,共敌不如分敌。

    他想要赵军首尾相断,将赵军分而歼之。

    他想的很好,但战争不会按照他想而变。

    燕国这四万大军不是他的胳膊、手指、大腿,想动哪个就动哪个。

    真实打仗不是策略游戏,鼠标点哪里,大军向哪动。

    每一个燕卒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

    从军令发布到实行有延迟,是否完全贯彻军令也有待考虑。

    补上来的燕军眼见扑过来的赵军浑身上下一片血红,追着前面的燕军砍。

    他们胆寒,他们迟疑。

    四万大军动了,但是动的僵硬。

    廉颇立刻给出反应,旗子再挥。

    三条长龙忽然一齐向燕中军方向冲过来,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般。

    龙头方向,全都是赵军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