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因为想偷懒,所以提前15年发明了它(均订加更) (第2/3页)
明,懒人必备的宝物——艾灸盒。
1992年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一种艾灸器具,能够把医生的手解放出来,这个东西叫艾灸盒。
传统艾灸讲究的是隔姜灸,隔蒜灸,温针灸和同仁堂这种手拿旋转艾灸。
当时发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有一个中医院的针灸师叫罗正中,他想要偷懒。
于是就搞出一种可以固定在人体上的艾灸工具。
说起来原理也不复杂,就和蜂窝煤炉子的盖子一样。
能够排烟,控温,固定在身上任意位置。
使用传统艾灸方法时,需要一直手持艾条,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使人疲劳,而艾灸盒有不同的固定方式,比如可以绑在身体需要艾灸的部位,人们可以在艾灸过程中自由活动,解放了双手。
对于贾大鹏这种专业的艾灸从业者而言,艾灸盒做出来后,就可以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艾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灸的效率。
一些大型的多联艾灸盒可以同时覆盖腰部、腹部等多个部位的穴位,一次施灸就能作用于多个穴位。
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六项专利技术。
方言前世使用过不少的艾灸盒,知道好几种艾灸盒的结构,但是他却一直都没有把想法写出来交上去。
主要还是自己有贾大鹏这么个助手。
所以平日使唤惯了,就一直没觉得累。
今天听到贾大鹏这么说,他发现自己倒是也可以把这东西,提前弄出来。
正好程老是研究针灸这块的大佬,自己把图纸画出来交给他,他自然就会找工厂做出来。
昨天在中检所,那边有不少新器具,大多数程老都不屑一顾,但是这个方言保证他见到后,能竖起大拇指。
另外这段时间,针灸针灸,针刺和艾灸,这段时间老是搞针刺的研究,艾灸没怎么理会,也该拿点东西出来了。
以后离开了同仁堂,没有贾大鹏这个助手,自己想要艾灸有艾灸盒,也就方便多了。
趁着这会儿没新患者,方言就开始拿着笔,略微思索一下后,就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
外壳、内胆、艾条夹,固定板、风门、挡灰网……
另外一边,乐苗看到方言在埋头画东西,好奇的走过来,看了一眼他话的东西后,皱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