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江油附子,《程氏三才针》(3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68章 江油附子,《程氏三才针》(3K) (第2/3页)

起当时在南通的抢救病人的场面,对着方言说道:

    “你拿出来的那个方子,确实厉害,我是亲眼看着濒死之人被救活的,说是起死回生都不为过。”

    说罢又感慨道:

    “不过这虎狼之药用起来真是需要大魄力,也就只有朱师兄敢这么配合我们,当天敲定,第二天就用来治病,一点都没带犹豫的,我们自己的医院,都没这么有魄力。”

    “他一用了这方子,我们昨天走的时候,就在南通传开了,不少他的徒弟都抄录了一份医案,只要文件一下来,最先推广开的就是他的那些徒弟。”

    “说来这次的事儿也是这么多年头一回,北方开出来的方子,南方的医院来推广。”

    方言又补了一句:

    “而且还是你们三个老乡共同推动的,甚至您和朱老还是同门师兄弟。”

    王玉川也笑了,点点头说道:

    “可不是嘛……”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对着方言讲道:

    “师兄很看好你,这次愿意这么快的帮手,也是多少看在你的面子上了。”

    方言听到后忙说道:

    “这话说的,程老和您跟他的交情可比我深厚多了,看谁面子也不能看我面子啊?”

    王玉川说道::

    “真的不骗你,朱师兄都说了,这方子换做其他人给的,他是不会这么快答应的。”

    “那是朱老抬举我。”方言可没翘尾巴,谦虚的说道。

    这时候不远处传来程老的声音:

    “玉川教授,回来了?”

    “程主任。”王玉川回应道。

    程老换了一身新衣服,甚至看起来好像还洗了个澡,他一身轻松的走了过来,对着王玉川问道:

    “事情办的怎么样?”

    王玉川说道:

    “已经开始走流程了,应该很快文件就会下来。”

    程老看向方言,笑着说道:

    “到时候江油附子恐怕就够不到用咯。”

    他这话就是默认已经办妥了。

    方言也跟着笑着点点头。

    现在就只能交给命运了。

    ……

    不过程老说的江油附子不够用,引起了方言的思绪。

    现在江油附子其实早就不够用了,七十年代江油附子就作为赚取外汇的产品,出口全世界。

    小日子主要用来将其再加工,做成汉方药的材料,然后加价销往欧美市场,小棒子则是用江油附子做相关中药药品生产,东南亚则是喜欢用江油附子做成炮附片,主要用来做药膳煲汤。

    另外欧美的一些中医也会用到附子,鬼佬他们虽然可能不知道张仲景是谁,但他们知道同治年间江油附子就是贡品,对道地药材的执着,鬼佬比一部分国内的中医都强。

    江油附子每年大概一千吨的产量,很多都拿去赚外汇了,国内能用到的江油附子其实很少,京城里的大药店和大中医院还能看到一些。

    其他地方用的更多是云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一带,还有陕西汉中的附子。

    后面在1985年药典颁布后,国内中医对附子就不怎么关注了,反正也不能和半夏合用,后来更是被限制数量,所以好的江油附子基本都被出口了。

    直到倪海厦出现,他的录像提到自己亲自到江油附子产地考察,说明了江油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