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9章 英雄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 39章 英雄时代 (第1/3页)

    深吸口气,

    盯着海图的张骞回过神来。

    短短十几息,他想了很多,主要是复盘和马略接触上的前因后果,

    就像他方才所说,汉人对大秦的认识都是通过他人口中,与马略的接触也是如此,他们和马略的交流,都是由第三人转述,

    再细想下来,

    无论是大秦的事,亦或是马略的事,经过某人之口,也是一人。

    “我们要找到苏拉。”

    “苏拉?”

    西域都护班兴不自主开口重复了一遍,在口中囫囵咀嚼这个名字,好似是嗑开坚果,“苏拉”二字越嚼越有味道,

    堂邑父眯起眼睛,看向张骞,别看他平时总是嘻嘻哈哈,但在内心中,却迷信张骞的判断,

    苏拉说自己是起义军领袖,要为了马略发动一场政变,甚至张骞用的安息内应都没听到大秦内的动静,一场政变就稀里糊涂结束了?

    “我们是如何觉得起义结束了?”

    张骞看向西域都护班兴反问道。

    “马略被抓了。”

    班兴脱口而出。

    这条逻辑线索很清晰啊,

    苏拉起义—马略被抓—起义失败。

    而事实是,每一条线索都是靠不住的。

    “您是说,大秦内根本就没有过起义?”

    班兴失声惊呼,说着,后背是一阵凉意!

    众人面面相觑,

    若大秦内根本没发生过起义...那为何要苦心积虑设计这么一大串的故事?

    史书记载张骞“为人强力”,顶级探险家都有相同的共性,自信,甚至是病态的自信,远比其他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是一个直觉,也是坚信不疑!

    而张骞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是在西域流宕时,无数次生死险境中训练出的本能,张骞出西域,是为了联合西域各国,与大汉遥相呼应 ,以限制匈奴。

    他先后被大月氏、匈奴、大宛、鄯善俘虏过,西域各国惧怕匈奴远比惧怕汉人来得实际,将汉使抓起来就是为了献给匈奴,若没有张骞无数次的强力判断,他的尸体早就喂老鹰了!

    张骞冷声道:“苏拉有事!”

    “他们何苦绕这么一大圈?”

    儿善于问道。

    “看不明白?”张骞反问。

    儿善于点头。

    “看不明白就对了,”张骞笑了笑,“置山不见山,我们已在局中了,这就是冲着我们来得。”

    儿善于愣了下,随后也笑了,七杀命格会怕被人针对吗,越是混乱,他越兴奋。

    “我本来是想,将貔貅宝船开进地中海吓住他们,他们不会动我们,因为他们离开我们,就拿不到蒲桃锦了,况且...”

    司马相如继续道:“况且,我们的船,要是能开到他们面前,他们除了震惊,更多的是狂喜。

    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办法直接降货送去,大秦人苦于安息在中间抬价,恨不得直接与我们交易。”

    说简单点,大秦不想有中间商赚差价。

    两国贸易,或是三国贸易,说到底,是经济行为。

    司马相如看向张骞,大汉美男子,时间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也赋予了他不一样的气质,司马相如一双凤眼,眼角的鱼尾纹泛起,像是貔貅宝船划破海浪的波纹,

    “子文,玩法变了啊。”

    张骞淡淡道,

    “正合我意。”

    .........

    罗马 元老院

    圆桌周围,大致有十几道身影,元老院成员多是贵族的代表人物,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其模式相似,满人入关后,缺乏依靠的政治力量,以各旗的领袖聚集在一起,合力讨论政治走向,这种氏族部落的模式,对于游牧民族很常见,

    但,满人入关后,发现了全新的玩法。

    帝王专制。

    清朝皇帝脑中一个想法被无限放大,

    既然可以一个人说得算,为何要那么多的声音,

    于是南书房、军机处等机关应运而生,皇帝不和他们谈了,直接设立以皇帝为绝对核心的秘书机构,以此来淡化议政王。

    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圈,

    太阳下没有新鲜事,说得太对了。

    任何一件事,总是能找到模板,不是在东方,就是在西方。

    罗马共和时期是元老院说了算,等到发展至帝国时期,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