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章 霍显疯了 (第3/3页)
“你就与它无异。”
霍显瘫软在地,连跪姿都维持不住了,费力的仰头看向刘彻,依然看不见脸,霍显终于看清了,
这张脸竟然和霍光一模一样!
“你是霍光!哈哈哈,原来刘彻就是霍光!”
霍显手指着刘彻,发出癔症的笑容,
“嗯?”霍显又认真看着,被吓了一跳,“你是阿翁?!阿翁!你就是皇帝啊!你还是丞相?!”
刘彻转身,坐到案几上,饶有兴趣的看着霍显。
“我是丞相夫人!我是阿翁的夫人,那我就是我阿母?!我还是皇帝的夫人!我是皇太后!哈哈哈哈!”
包桑在外,皱眉看着霍显,
“陛下,小的把她轰出去吧。”
“急什么?”刘彻呵呵一笑,“再玩玩。”
“我是皇太后,你们谁敢不从?!”
“陛下....”
包桑劝道。
刘彻斜了包桑一眼,
“罢了罢了!你真能扫兴!把她赶出去吧。”
霍显被包桑叫人架了出去,
怪叫声仍然未止,
“我才是平阳公主!我只比你投了好胎!我还是皇太后!是丞相夫人!没有比我投的胎更好了!你们都嫉妒我吗?”
刘彻哈哈一笑,
“你是个屁。”
.........
皇宫内
刘据周围又摆满了各郡县的上计薄册。
却一个都没有翻开。
霍去病、霍光、金日磾却忙得团团转。
“我为天。”
霍去病站在一位上,继续道:“天为币种,粮、布、五铢.....”
望着表哥,刘据在心中说道,
多币种存在换算误差。
国家收税是统一收粮,但有些不毛之地无法产粮,就以本地特产,如丝、竹、蚌代替,这些特产取些品相好的上呈给陛下就够了,弄太多也没什么用,
因此就出现了均输官,将这类特产,直接转运道各郡县售卖,换作粮,或换作钱后再用钱换粮,朝廷对官员发放的俸禄是粮食,粮食为经济本位,所以不管入到均输官手中是什么,最后汇兑的一定是粮。
可是,粮、布、钱在市场都能当成货币使用,这就使得币种换算存在巨大误差,光是刘据知道的,就有十二种币制兑换。
现在还好些,这要是汉初时,币制就更乱了。
这里要提一嘴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看似充满现代思维,但在具体举措上,就是开历史倒车,
王莽厉害在他的视野独到,一眼就看到了西汉末币制混乱,从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也意识到了只有统一币制,国家才能重新拥有公信力,
这些就没问题,甚至说,在同时代,鲜少有王莽这般看得如此透彻的人,他竟能从经济层面入手。
但,在实操方面,就太拉胯了。
古代货币发展方向,是轻量化,越来越轻便一直到纸币的出现。
王莽来了个什么?
他把周朝的大刀币复活了。
大刀币这名一听就知道多沉了。
沉甸甸的大刀币大规模普及,最基本的问题,是要铸钱吧,那需要多少铁?西汉末经济本来就崩了,王莽也看出来了,结果他来了一手更打击经济的改革措施。
让人难以理解。
霍去病说完后,霍光在另一方位继续道,
“我为地。”
“地以经纬,都、郡、县、乡....”
刘据点头。
难以核算仓粮的第三个问题。
跨郡县数据难以同步,其中误差甚至高达近两成,并且,地方上报的数字,中央很难如实核算。
金日磾开口:“我为人”
“人以税种,税、赋、贡....”
税种的转化,复杂至极,
税种高达九个。
土地税、粮食税、人口税、盐铁税、均输....
往年依靠大司农署的算力,是可以核对出来的,但去年大规模的计算太多,地方都被搞晕了,上计给朝廷的数目基本都是约数,可每一个小误差汇集到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偏离,难怪大司农署每次都算不出来。
仨人都说过后,眼巴巴的看向陛下,等待着陛下的下一个指令,
刘据摇摇头,起身道,
“宫内太小了,不够施展,还是去霸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