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怀念上朝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十二章 怀念上朝的日子 (第2/3页)

倒在大街上,在穿得厚实臃肿有极强保暖措施的情况下,第二天早上依旧被冻成冰棍。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冬天的东北气候条件到底有多恶劣。

    后世尚且如此更别说古代。

    也正是这样恶劣的条件,导致东北地区虽然拥有极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在没有后世那样强悍的工业体系,保证供暖的情况下,人口数量持续发展不起来。

    事实上制约满清人口一直不太多的从来都不是食物,而是自然条件太差,加上古代医疗水平不如后世,冬天稍微一个感冒就能造成人口夭折。

    入关前满族士兵约六万,整个满族人口约三十万。入关后短短几十年时间,到康熙六十年的时候,满族总人口就翻了三倍便是明证。

    更何况现在又是小冰河时期,北面的黑龙江只会比后世更冷,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态,甚至零下四五十度都有可能。

    因此继续深入往北追的话,难度还是非常大。

    想到这里,朱云峰就对毛骧说道:“待会你给老祖宗回信,就说不建议追,要追也不要派大部队,就派小部队就行,真正灭亡敌人的不是追杀,而是自身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让敌人无法仰望企及的地步,先把沈阳以及周边地区占下来,迁徙汉人过去慢慢开拓,将来建立基础的工业能力,整个东北将纳入大明的版图就跟洪武年一样。”

    “好。”

    毛骧点点头表示明白。

    “嗯,先去上朝。”

    朱云峰双手背负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迈着四方步出了乾清宫。

    乾清宫外太子朱慈烺已经在老老实实候着他。

    台阶下方广场上停着他的座驾摩托车,招呼了朱慈烺一声,翻身上了摩托车,朱慈烺坐到了他后面的位置,向着前宫奉天殿而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恢弘的上朝钟在午门上方城楼敲响,午门外群臣早就已经等候,上朝钟响后午门打开,群臣鱼贯而入,来到奉天殿外广场。

    这是上早朝,也就是老朱开创的御门听政,只是朱云峰把时间往后改了几个小时而已。

    群臣到了广场上,依次排列整齐,站好了位置。

    朱云峰载着朱慈烺来到了奉天殿广场下方,把摩托车停好,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台阶,上面有两把椅子,也是一前一后摆放。

    以前只有一把,后来朱云峰看朱慈烺每次都站在自己身边挺辛苦,就安置了两把。

    毕竟只有一把是皇帝权威,他并不需要权威。

    名义上是监国。

    但他经常自称朕,嘴上干的僭越的事情不计其数,行事在群臣眼里甚至称得上轻佻,从来都没有把皇帝权威当一回事,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和顺眼就行。

    他甚至让文武百官和宫人见他不需要下跪,平时在宫中那些宫女太监犯点非原则性的小错误也从不惩罚,可谓是仁君典范。

    “监国殿下,太子殿下到!”

    高时明拿着麦克风大喊。

    外面的大喇叭声音滚滚,可比以前洪亮得多。

    “参见监国殿下,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拱手行礼高呼。

    “保持好姿势啊。”

    朱云峰掏出手机,背对着下方群臣,把手机高举来了张自拍。

    后面的背景是下方群臣们拱手行礼的姿势,周围有侍卫站岗,太监陪同,俨然一副早朝的景象。

    “咔嚓”一声。

    又一张上早朝的自拍拍下。

    ‘可惜了没网。’

    ‘不然发个朋友圈,怀念一下当初上朝的日子。’

    “这个时候的职场还是简单,干得好升职,干不好简简单单砍个头而已。”

    “嘻嘻。”

    朱云峰嘿嘿一笑,把手机收起来,这才坐到了自己的龙椅上,双手虚抬道:“平身。”

    “谢殿下!”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高时明大喊。

    户部尚书倪元璐站出来说道:“殿下,今年夏税收上来后,经过户部统计,田赋、盐税、商税为一千二百七十万两白银,其中田赋为五百七十二万两,盐税三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