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鸡犬不留 (第3/3页)
走吧。”
多尔衮看到他们脸上惊恐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道:“走得越远越好,幸好我们带走了很多辎重和奴隶,也带走了两白旗,北方还有一些族人部落,以后总归能活下去。”
此时整个满族人口也就堪堪三十万左右,八旗男丁总数量只有六万。两白旗士兵才一万多人,加上他们的家人,拢共只有八万多人从沈阳逃出来。
剩下的六旗以及其余满族人口全都葬送在了沈阳城里,这对于整个满清来说,近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这些年满清多次入关劫掠,攒了不少家底。
除了大量物资以外,还有几十万汉人奴隶,现在大多数汉人奴隶都被他带走。
只要有人口有物资,即便北方日益寒冷,也未尝不能继续活下去。
朱元璋迟早有一天会走的,他们也迟早有一天会回来。
很快。
在低迷的士气当中,多尔衮带着残存的建奴部队,向着北方离去。
而在沈阳这边。
炮轰城池只花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但等到余波结束,从上午一直等到傍晚。
城里大量积存的火药库被点燃,爆炸声此起彼伏,黑烟滚滚。
加上当时房屋都是木制,以至于在炮轰的冲击波结束之后,大量崩溅出去的木料燃烧,将周围房屋点燃。
熊熊烈焰燃烧,整座城里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明军包围了上去,离得很远都能闻到一股火焰焚烧肉体的味道,以及夹杂着的浓郁硝烟味。
由于明军来袭的时候沈阳城的所有城门都紧闭,被里面的守军用巨大的门栓锁死,导致偌大的城池变成了一个封闭场景。
炮火洗礼下,城里大部分人都没有活下来。
要么葬身于地毯式的炮轰下,要么死于滚滚燃烧的火海,或者在萦绕的烟雾之中呛死。
包围着的明军看不到任何一个从其余城门里跑出来的人,倒是见到了其它几面城墙上,浑身着火的黑点犹如雨点般往地上落。
然而据《盛京通志》记载,皇太极继位后对沈阳进行大规模改造,改造后的沈阳城城墙高三丈五尺。
将近十二米的高度,即便没有摔死,也基本上丧失了逃跑能力。
但明军并未靠近。
火焰依旧在燃烧,除非下一场大雨,否则在短时间内肯定没法进城。
一直到傍晚,城里的炼狱持续了足足四个多时辰之后,火焰虽然还在燃烧,却已经没有白天那么夸张到冲天而起,烟尘也小了许多。
老朱通过无人机观察,看到城里很多地方都化为灰烬,虽然依旧不断冒着烟雾,遮蔽无人机视野,却也能看到很多地方。
烟雾缭绕之中,隐约能见到残垣断壁之中,还是有一些幸存者存在,他们哭喊着,嚎叫着,惨烈到了极致。
而更多的则是残尸。
青石板的街道上,焚毁的房屋里,倒塌的城墙下到处都是尸体。
有烧焦的残躯,断裂的手臂、大腿,没了半边躯干的下半身,以及一些碎裂的肠子、内脏、头颅等身体组织。
鲜血都看不到多少,因为流出的血液没过多久就被火焰烤蒸发,或者被漆黑的灰黑掩埋。
空气里弥漫着大量灰色的碎屑,飘浮在空中,伴随着烟尘四散而去。
冷厉的北风呼啸着,将它们都淹没进了尘埃里。
“可以进城了。”
老朱见大部分城门口附近的火焰都已经小了许多,只剩下一些余烬还在燃烧,便对蒋瓛说道:“去传令吧,还记得朕之前说过的话吗?”
“臣记得。”
蒋瓛拱手应下,随即策马而去。
崇祯朝的军队并没有配备对讲机,因而传达命令还是以前的方式。
不远处蓟辽总督王家彦,山海关巡抚喻安性,山海关兵备道朱国栋,山西总兵周遇吉等人正在统领军队。
他策马来到王家彦等人身边,对他们说道:“陛下有令!”
众人慌忙拱手行礼。
蒋瓛咧开嘴露出满口森然的白牙,继续说道:“进城!鸡犬不留!”
“是!”
众人轰然应下。
“呜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音响起。
擂鼓声声不绝。
明军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