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复安南之后,速速带兵前往江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复安南之后,速速带兵前往江南! (第2/3页)

    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等着各地的粮草进京。

    不过只要粮食进京之后,这剩下的事情,可就好办了。

    漕运兵会借着京杭大运河,将粮食快速地运往江南。

    若是朱祐樘当真要对江南开战,就根本不再需要那些数量庞大的后勤部队了。

    漕运兵光靠水路运输,就能满足大军的后勤补给。

    随后,便是鲁州,豫州,和鄂州这三个省份,对江南地区的封锁行动了。

    这三个州紧邻江南,是进出江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最易生变的一个地方。

    朱祐樘封锁江南的命令传递下去,能执行得了几分,那就没有定数了。

    果不其然,朱祐樘封锁江南的命令,一到鲁州,豫州,和鄂州,在执行层面上,就出了问题。

    这三州卫所的都指挥使司,在这之前,其实已经被朱祐樘换过一遍了。

    卫所高层的军官,不敢阳奉阴违,将命令执行了下去。

    可到了底层的千户所,就出了问题。

    这些千户所,一来是跟这些江南士族,走得很近。

    二来是因为,他们的侵吞的土地数量,也在王俨等人的手上。

    朱祐樘对待这些卫所军官,采取的策略是先打老虎,缓打苍蝇。

    一州的都指挥使,一但发现问题,立刻抓捕问审,该剥皮剥皮,该凌迟凌迟,绝不姑息片刻。

    而一府的指挥使,则是根据案情来判断,若情节严重,人神共愤的,即刻抓捕问审。

    若情节轻微的,就暂且不管,等时局稳定之后,再慢慢地收拾他们。

    最后到了县级的千户所时,就一律暂且不管,等着秋后算账。

    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即刻要打,恐怕全大明的千户所,都要乱。

    大明的卫所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

    只有完全废除这个制度,重新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地方军队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地方军队的忠诚问题。

    这三州千户所的兵力,面子工夫,还是做到位了的。

    大量的兵力,来到各个通往江南的道路上,将道路封锁起来。

    但大部分千户所的官兵,都是出工不出力,装装样子,糊弄糊弄朝廷。

    真要作战,绝对是指望不上这些人的。

    并且,这三州卫所兵如此大的动作,自然是惊动了江南的各方势力。

    都不需要他们通风报信,江南的各方势力,都加急了行动。

    这些天来,江南各地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骚乱,有的县衙,积极调动卫所兵平判,有的县衙则是无动于衷,坐看事情闹大。

    最为诡异的是,整个南京的官场,都陷入死一般诡异的寂静。

    而朱祐樘,也并没有派人前来南京问责。

    整个大明的南北两京官场,似乎陷入一种默契的沉默之中,颇有种暴风雨到来前的古怪平静。

    最后收到命令的,则是远在安南的王越大军。

    此刻,王越大军已经彻底收复了宣化府这一片土地,随后又继续向多邦城进军。

    在多邦城外,王越遭遇了安南最为精锐的象兵部队。

    安南多象,从很早之前开始,安南人便捕捉驯服一些大象,用来做一些,搬运,建造,开路等力气活。

    后来,安南人更是将驯养的大象,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大象体型庞大,皮糙肉厚,不惧战马冲撞和箭矢远攻,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永乐年间大明远征安南的时候,安南的这些象兵部队,就曾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过。

    王越初次在多邦城外的河滩上,遇到象兵之时,因为没有经验,攻势受挫。

    面对大象那庞大的体型,三千营的战马畏缩不前。

    神机营的火铳,因为攻击距离太近,换弹速度太慢,攻击力又有限,对象兵造成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但五军营那些淬了毒液的箭矢,倒是发挥了出乎意料的作用。

    一根箭头上的毒液,或许不能立刻置那些庞大的大象于死地。

    但中的箭多了,即便是大象也受不了那些剧毒的毒液,纷纷倒地而亡。

    随后,还是沐琮提议,用火攻之术,来应对安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