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三章 百万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个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一十三章 百万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个大明! (第1/3页)

    乾清宫。

    朱祐樘接过司礼监送来的折子和票拟,翻看起来。

    当他看到内阁建议朱祐樘,封陕巴为新的大明忠顺王时,不由得脸色一沉。

    大明对西北的治理,总体来说是围绕河西走廊来进行的。

    为了牢牢控制住河西走廊,大明在河西走廊附近,采用了三种形式进行管理,并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卫体系。

    第一种,在河西走廊以东,以兰州府为分界线,实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郡县体制,由陕州布政司直接管理。

    第二种,兰州府以西至肃州卫,是大明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大明朝廷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州行都司统辖。

    第三种,在肃州卫以西至哈密卫,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大明忠顺王,以羁縻的方式拱卫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

    大明朝廷对西北实行的册封外族王制度,有些类似于在西南区域实行的土司制度。

    总体上来说,都是属于土人治土,当地土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大明朝廷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点,就是世官、世土、世民。

    世袭的官爵,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上的子民。

    这种制度,暂时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巩固了王朝的统一。

    同时加强了中央和边疆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

    但这种制度,也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无法真正做到民族融合。

    而且各地土官拥有过大的自主权,相当于裂土封王了,随时都会叛乱大明朝廷。

    永乐年间,朱棣南征安南,将从唐朝末年便已经独立于中原王朝的安南,重新纳入明朝版图。

    随后朱棣宣布撤销安南王国,改称交趾省,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

    在派出两广的汉族官员管理交趾的同时,又大封交趾土官,以交趾人来治理交趾。

    结果在宣德二年,交趾再次叛乱,杀害汉族官员,起兵造反。

    宣宗皇帝无奈,只能承认交趾独立,重新册封交趾为安南王国。

    就这样,因为土官政策的弊病,回归了二十年的交趾省,重新变成了安南王国。

    成化年间,汪直欲亲征安南,收复交趾。

    可惜朝中大臣统统反对,先帝最后也放弃了收复交趾的想法。

    土司造反的事,在明朝发生了不只这一件,只是这件事影响最大。

    弘治年间的米鲁之乱,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

    都是土司制度带来的弊病。

    而现在,朱祐樘要彻底解决这个土人制土,高度自治的弊病。

    大明朝廷册封大明忠顺王,本质上就是在西北设立了一个地位超然的土官。

    而内阁的这个提议,也非常有意思。

    罕慎死后,他的子女同样被阿黑麻汗屠戮殆尽,所以大明忠顺王在罕慎这一代就绝宗了。

    但是罕慎是有弟弟的啊!

    奄克孛剌是罕慎的亲弟弟,同为畏兀儿人,理应由他来继承忠顺王位。

    而陕巴是第二任忠顺王脱脱的从孙,血脉隔着八辈子远。

    他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