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即将进入红海的产业 (第3/3页)
大众,同时要保证自己的利润空间,自然不可能聘请专门的厨师在后厨工作,而是尽可能让普通员工做这些菜品,同时利用好中央厨房和预制原材料,就可以极大压缩菜品的成本。
餐饮行业至少要保证40%的毛利,才可以实现盈利。
比如五块钱一份的早餐,菜品成本不能超过三块钱,不然就是亏本生意。
幸福之家可以将成本控制在2.2元到2.5元一份,规模化效应、预制原材料、完整的产业链、烹饪难度低,有固定的客户,同时客户没有办法自己解决菜品的类型,这些条件加起来,保证了幸福之家的利润空间。
按照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幸福之家的营业额,在扣除其他成本和税金之后,净利润可以达到营业额的15%左右。
这个净利润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毕竟国内的制造业中,比较普通的产业,净利润也就5%到10%左右。
商业研究中心在未来研判上,更加看好北上广深和各大一二线城市的市场。
幸福之家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退休老年人、新时代家庭主妇、儿童、都市白领、富裕家庭。
而北上广深中,这五个群体的规模是最大的,接下来就是一二线城市。
在汕美可以获得这么多会员,一方面是因为海陆丰公司让当地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一大批新富人群。
另一方面则是汕美地区的传统习惯,带来的一些加持效果。
或者说整个岭南地区,都比较注重饮食方面的调理,这种饮食文化给幸福之家的发展,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动力。
商业研究中心敢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总部给幸福之家投资100亿,就是基于这个发展预期得出的底气。
毕竟海陆丰系的实体店,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自持物业,而不是随随便便租店铺。
因此幸福之家前期要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大规模开设分店,就必须不断购买店铺,这肯定需要一大笔资金。
比如海陆丰专营店,目前在全国各地、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已经持有大约2471家店铺;海陆丰仓储超市在这些地区,同样有425个营业点。
这些店铺和仓库,都属于海陆丰公司的物业。
如此庞大的物业,加上互联网电商和物流配送系统,让海陆丰系这个农业帝国,拥有一个庞大又高效的零售系统。
这些投资短时间内,确实占了海陆丰公司一部分流动资金,但现在海陆丰公司储备的现金超过8749亿华元,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
如果未来公司出问题了,还可以通过出售这些物业,给公司回一口血。
因此购买店铺和地皮,是海陆丰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之一。
这种重资产运行模式,好处就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哪怕是遇到严重的金融危机,公司也可以凭借这些积累下来的底蕴,比其他企业多熬几年。
现在幸福之家同样要不断购入物业。
不过那一百亿前期发展资金,海陆丰公司并不需要自己出,直接拿着生意策划案,去找银行和社保基金借钱就可以。
别说一百亿了,就算是一千亿都可以借得到。
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以海陆丰公司和江淼的实力,银行和社保基金不会拒绝这种贷款和投资。
不过江淼也清楚一点,海陆丰公司的动作,这几年一直被其他企业高度关注着,基本没有可能和前几年那样猥琐发育了。
他看了一下报告的最后,就看到了有十几个国内外企业,同样在布局这方面的产业。
包括阿里集团、袋鼠外卖、企鹅集团、三星集团、索尼公司、必胜客、金拱门等老牌大企业。
也有一部分初创企业,在北上广深拉各种投资,准备进入这个市场。
可以预见,这个产业很快就变成一片红海。
当然,海陆丰公司并不害怕竞争,更何况树远纳米医疗公司51%的股份在海陆丰公司手上,而这个公司也是目前唯一掌握低成本、高质量无创纳米动态检测器技术的厂商。
要模仿幸福之家的商业模式,就必然要采购树远纳米公司的产品。
掌握源头技术,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