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章 新体系的形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章 新体系的形成 (第3/3页)

  刚才哈比已经说了,赛里斯的仙豆大豆出口价格为每吨3100元,加上几百块钱的运输费用,每吨到岸价差不多在3800元左右。

    如果每年采购1000万吨,那就需要支付380亿华元。

    看起来苏伊士运河的收到的华元,不够支付这笔采购大豆。

    但是别忘了,埃及作为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方,是有权决定收什么货币作为过河费用的。

    只要他们强制规定,必须采用华元结算,到时候各大船东公司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这种霸王条款。

    以苏伊士运河每年15亿吨左右的通航货运规模,每年差不多可以收750亿华元。

    到时候不仅仅有足够多钱购买粮食,还可以结余370亿华元。

    以现在华元的价值,他们可以采购的大量的东西。

    “还有一个好消息。”

    “还有好消息?”

    阿里脸上的兴奋已经快压不住了:“就是那个盖塔拉洼地,经理你还记得吗?”

    “盖塔拉洼地?”回忆了一会,奥马尔重要想起来了:“就是西北的马特鲁省那个洼地?”

    “没有错,就是那里。”

    “那里有什么好消息?”

    “国内和赛里斯的环球水务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他们愿意给我们建设一个大型的海水淡化工厂,计划每年从地中海抽500亿立方米海水。”

    “…”奥马尔震惊了。

    过了一会,他才回过神来:“应该有条件吧?”

    阿里点了点头:“那是当然,不然赛里斯人为什么帮我们?第一个条件就是以后我们的国际贸易结算和苏伊士运河收费要采用华元。”

    “然后呢?”

    “第二个条件是海水淡化工厂的管理和运行由环球水务集团负责,他们百分百控股。”

    奥马尔眉头一皱:“我们一点股权都没有吗?”

    “因为涉及机密技术,他们并不想我们插手管理,不过这个海水淡化工厂只负责供应淡水,具体如何卖水,由我们本地的公司负责。”

    听到这里,奥马尔勉强可以接受:“那价格呢?”

    “参照赛里斯本土,出厂价每立方米0.3华元。”

    “0.3?也就是说每年需要支付150亿华元?这会不会太多了,我是说水量太多了,整个洼地应该用不了500亿立方米淡水吧?”

    对于这个价格,奥马尔觉得可以接受,这已经非常便宜了,如果是目前主流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厂,成本可能会高出十几倍。

    “那是当然,整个工厂分为五期,一期100亿立方米,国内已经决定开启西北大开发,将盖塔拉洼地建设成为第二个尼罗河三角洲。”

    “原来如此。”奥马尔松了一口气,国内至少没有昏了头。

    要是一下子就搞500亿立方米的海水淡化工厂,那他们短时间内根本利用不了这么多水,只能将这些水白白注入洼地之中。

    要知道,盖塔拉洼地的海拔是低于地中海海面的,因此只要打通地中海和盖塔拉洼地之间七十公里左右的阻隔,就可以让地中海的海水源源不断流入盖塔拉洼地之中,然后形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内陆咸水湖。

    要知道盖塔拉洼地的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左右,只要形成湖泊,加上在岸边建立海水淡化工厂,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淡水。

    而且盖塔拉洼地周围荒无人烟,加上当地生态本来就是沙漠和戈壁滩,因此处理废弃的粗盐也比较简单,在附近找几个比较大型的洼地,直接倾倒粗盐就可以了,相当于人造盐矿。

    比起很多上亿亩新增耕地,哪怕是被粗盐污染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埃及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毕竟随着人口突破1.2亿,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河谷的可耕种土地,已经难以支撑埃及的粮食安全了。

    虽然这些新增的土地,水源被赛里斯的企业控制了,但他们觉得这个代价可以接受。

    如果可以开发上亿亩新耕地,那他们就可以迅速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同时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家里没有矿,只能收一点过路费,根本撑不起埃及1.2亿的人口。

    “这一次不仅仅会建设海水淡化工厂,还会建设阿莱曼—纳希德运河,同时建设两座水电站。”

    奥马尔听到这些项目,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庞大的投资?国内的资金如何解决?”

    “当然是贷款和出售运营权。”阿里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也可以接受。”奥马尔非常清楚,没有代价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和项目。

    毕竟再不抓住这个机遇,以后一旦人口压力继续扩大,那真的可能直接自爆。

    作为欧洲和亚洲贸易的交通枢纽,埃及的地理区位其实不错,就是天然环境比较恶劣,如果他们的人口可以控制在1000万左右,确实可以过得非常舒服,奈何他们现在的人口已经到了1.2亿。

    对于这种没有资源和优势工业,农业条件又非常差的地区,人口达到如此庞大,根本不可能有效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反而会成为定时炸弹。

    一旁的哈比默不作声,他自然听到了这些事情,不过并没有表示什么,毕竟沙乌地家里有矿,不需要像埃及那样赌博。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