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多头下注 (第2/3页)
估计就一百多克,一吨普通硅豆丝可以编织出一万平方米的阻拦网。
目前民勤集团的普通硅豆丝出厂价格为每吨3.5万元左右,编织成网的成本不高,估计就加多几百块钱的加工成本。
这确实是解决无人机在城市内部飞行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最佳方法。
至于什么算法、什么AI辅助、什么人工辅助,都不如这个可靠。
而且这种设施还可以在战争时期,直接转变成为被动无人机拦截系统,避免敌方的无人机肆无忌惮袭扰城市内部。
当然考虑到了避免这些阻拦网,缠绕到城市的鸟类,网眼尺寸肯定要比较细,其边长在2厘米到4厘米左右比较好合适,在完全绷紧的情况下,鸟类就算是撞上了,也不会被缠绕。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在公路上布置一层,将无人机和路面分隔开,这可以减少很多安全顾虑。
不过江淼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将道路上空完全密封,那如果出现火警或者高空作业,这些阻隔网,恐怕会成为阻碍。”
黎子轩点了点头:“是的,老板。丰美的研究团队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调整了原来的方案,改为道路布网搭桥,建筑物上空作为主航道的方案。”
江淼摇摇头:“建筑物上空确实比较少人,但是建筑物高度高低不一,而且很多居民楼上有人活动,这也是问题。”
听了半天的书雅笑着说道:“好事多磨嘛,丰美那边也想尽办法了。”
但是对于安全问题,江淼比所有人都重视:“无人机虽然便利,但在城市内部的安全性肯定需要高度重视的,不然以后全面推进的时候,一大堆无人机在城市空中密集飞行,谁敢出门逛街。”
至于不使用无人机这个选项。
江淼知道丰美外卖没得选。
因为袋鼠、顺风、狗东等企业已经在小范围实验了,不跟进就要被市场淘汰。
虽然丰美外卖在汕美打得袋鼠外卖溃不成军,但不代表人家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丰美必须跟进送货无人机项目。
江淼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无人机进入城市的麻烦一大堆。
黎子轩也想起来一件事:“对了,老板,丰美还在实验另一个配送项目。”
“还有?”
“目前还没有正式实验,不过他们定制的设备已经到了,过年之后就打算在城区找地方测试。”
“具体是什么项目?”
“就是…就是…”黎子轩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形容,想了一会后,他才想到了一个相类似的东西:“就是类似于有些医院使用的那种挂在天花板的配送系统。”
“医院?天花板?”
书雅倒是想到了什么:“应该是医院使用的天车系统。”
说到天车系统,江淼就恍然大悟:“哦,是这个呀!”
黎子轩连忙点头:“嗯嗯,就是天车系统。”
“采用天车系统在城市内部配送货物?”江淼思考了起来。
“丰美的项目策划是这样的…”黎子轩向两人仔细解释了这套系统的设置。
原来丰美外卖的项目组人员,是打算利用高强度碳化硅纳米管编织成缆绳,这种高强度材料非常耐磨耐高温,还可以做得非常细。
采用整体重量不超过50公斤的缆车(包含货物),不仅仅可以维持不错的速度,还可以让整个系统小型化,降低整体工程造价。
以海陆丰公司目前的技术,小型缆车自重可以压缩到20公斤左右,从而实现有效载荷30公斤。
如果考虑充电问题,还可以直接布置多一条高强度铝硅纳米管编织的导电线,采用类似于电车的电弓模式,这样设计还可以再从缆车自重之中,再扣出10公斤左右的有效载荷。
这套系统的安全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缆车可以通过各种自锁机械装置,避免突然掉下来的问题。
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整体造价的问题。
缆绳成本其实并不高,哪怕是两条,一条承重缆绳、一条特种电缆。
以目前的数据,承重缆绳的造价大概在每公里1225元(35公斤重量)、特种电缆每公里875元(25公斤)。
加上管道保护外壳、支撑立柱和其他配套设施,平均单线每公里造价在5000到6000块钱左右。
如果要覆盖整个汕美城区的热点区域,单线至少要200公里左右,那差不多就是100万到120万的材料成本。
加上施工和土地使用费用之类。
杂七杂八加起来,200公里的线路大概需要500万左右。
估算出这个成本,江淼也想明白了,为什么丰美外卖会考虑搭建城市天车系统来配送外卖了。
要知道,以海陆丰公司的技术实力,这一套系统基本可以使用20年左右,20年的维护成本,估计都和整体造价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这一套系统算下来每年折旧费大概在50万左右。
一年需要送多少单外卖,才可以赚回50万?
以目前丰美外卖,每单赚1.7元的平均价格计算,每年需要294118单,平均每个月2.45万单左右。
但是目前丰美外卖在汕美城区,每个月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