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四章 填海造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填海造陆 (第2/3页)

是需要钱的。

    虽然海水淡化之后的纯净水出厂价格才每立方米几分钱,问题是输水管道和配套设施需要钱,这个钱还是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除非可以利用天然河道和天然高差,进行自流送水,不然投资成本肯定非常高。

    参考一下京杭大运河为基础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就知道其中的投资规模了。

    而且都有大规模海水淡化,很多专家学者都心存疑虑。

    其中最大一个争议点,就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产生的副产品:粗盐。

    每淡化一立方米海水,就会产生35公斤左右的粗盐。

    一年淡化一亿立方米海水,就会产生350万吨粗盐,这么多粗盐很难处理,化工行业或许可以吃下一两千万吨粗盐,可一旦海水淡化规模扩大每年几十亿立方米的级别,那每年就是上亿吨粗盐,化工系统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粗盐。

    比起昌黎县海水淡化工厂的缓慢节奏。

    琼州感恩市的海水淡化工厂则是全面开。

    特别是拿到了填海造陆批文之后。为什么要申请填海造陆工程?

    答案就是要处理这些粗盐。

    用粗盐填海?

    是,也不全是。

    目前海陆丰公司的粗盐填海方式,是通过硅豆丝布料作为内层,然后再浇筑混凝土,采用大量硅豆丝替代钢筋,制造出大型储盐罐体。

    然后储存好盐之后,将罐体完全密封,再使用飞艇吊到沿海规划好的区域,进行填海造陆。

    这些罐体的使用寿命可以维持七八十年左右,因此还需要进行下一步处理。

    为了保证这些盐罐子以后不大规模泄露,需要沿着填海造陆区域的边缘,建造一圈阻隔层,避免海水和以后破裂的罐体内部粗盐接触。

    填海区域就作为海陆丰公司的工业区使用。

    目前规划好的感恩市海水淡化工厂产能,为每年8亿立方米,大概会产生2800万吨粗盐,体积大概多在1300万立方米左右。

    加上外壳的硅豆丝混凝土,总体积差不多可以达到1400万立方米左右。

    感恩市沿海的海水深度不深,这么多1400万立方米的实心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