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二章 嘉靖立人设,廷议大臣胆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六十二章 嘉靖立人设,廷议大臣胆寒! (第3/3页)

   “要是朕驳斥一次,你们就乞休一次,那朕这个天子还怎么当,是不是以后还不能驳斥了?”

    朱厚熜连声问道。

    吴一鹏道:“陛下恕罪,臣未考虑得周全,愿收回刚才之言!”

    “起来吧。”

    “朕不但不因你言语失智不谨而罚你,还会因你愿意在廷议时说真话而赏你。”

    “传旨,赐银五百元!”

    朱厚熜说后就吩咐了起来。

    让廷议的大臣畅所欲言,朱厚熜决定还是应该鼓励一下的。

    毕竟他还要靠他们做事,如果连廷议不鼓励其说真话,哪怕是不好听的真话,那执行起相应政策来,就会大打折扣。

    只是廷议时,可以大胆发言,但廷议一旦决定,还敢阳奉阴违或者明着阻挠国策,那就不能客气了。

    吴一鹏这里刚站起身来,听朱厚熜这么说,自然惶恐惊讶地忙又下拜谢恩:“臣领旨谢恩!”

    同时,吴一鹏心中倒是真有些愧疚起来。

    而在场诸臣则愕然不已,接着,在看向天子时,也多了些敬服之色。

    朱厚熜除了不想让廷议变成只会揣测圣意而只说天子爱听之言的决议机构而没有准允吴一鹏乞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朝廷成功派出船队巡视东洋,意味着成功推行了皇商制度,那意味着朝廷收入会大增,如此,接下来就有财力进一步改革整顿内部。

    只是改革整顿方面,朱厚熜打算这次先从吏部着手。

    吏部关系着天下官僚的推举任免,是吏治的核心,吏治不清,别的整顿都会变质。

    关键是,他也不能再靠换一个吏部尚书来保证吏治清明,而是应该从吏制根本上动手。

    毕竟将来难免会有不靠谱的人做吏部尚书,不从根本上动手的话,那此人对天下吏治就会产生新的麻烦,比如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公平和避免更多的非议,而整个抽签选官制度,那就真会让天下吏治看上去更公平,但却造成更大的危害。

    而要动吏部,自然得先稳住其他部衙,以免被其他部门的事牵扯精力。

    所以,朱厚熜也基于这个原因,让吴一鹏留了下来。

    “你们继续议吧。”

    廷议诸臣拱手称是,接着,阁臣林俊就提议道:“既如此,臣认为,这两百万石粮,还是按兵部的提议比较好。”

    “臣附议!”

    “臣附议!”

    首辅杨一清、刑部尚书张璁等皆附和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