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集议谈改制,加税南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集议谈改制,加税南方 (第3/3页)

此疑虑,也就决定由他来开这个口,便说道:

    “陛下,这个时候,只能在南方加快推广折色缴税,且调高折色比!”

    杨一清说的比较委婉。

    所为推广折色,就是尽快让南方的人缴税以缴新银圆为主,而且应该调高折色比例。

    本质上,就是相当于加南方的税。

    “臣附议!”

    梁储也跟着回了一句。

    从天子欲重塑钱法开始,他就知道这一步在所难免。

    因为钱总会像流行钱最多的地方。

    梁储虽然没学过后世的经济学,但作为广东大族出身的他,对钱财方面的规律也是很了解的。

    梁储现在同意固然是因为他作为首辅,需要为朝廷利益考虑,也因为朱厚熜许诺过,将来让他家族成为朝廷垄断海贸利益的官商。

    这也就让他更加敢支持加税南方,但他没有第一个提出来,是因为他觉得杨一清会比他更想进步。

    如他所料,杨一清的确先开了口。

    而梁储这时如此说后,毛澄等都没有反对。

    因为他们都知道,即便加南方的税,新钱还是会大量流入到南方。

    毕竟南方出产粮食布匹以及其他商货更多是事实。

    总之就是南方生产力发达,所以,只要朝廷不明抢不把税加重到南方不能承受的地步,基本上改变不了财富向南方集中的规律。

    自然,朝廷加上来的税,还是会以交易的方式流回到南方,由南方的大户们赚走。

    所以,他们不反对,只是不会主动提出来而已。

    “陛下,臣认为,还可开海增加朝廷银铜之收入!”

    浙江籍的王阳明对南北经济差异与海贸走私带来的白银大量内流自然是很熟悉的,所以,他提出了开海增加白银内流的建议。

    朱厚熜颔首。

    接着。

    王阳明道:“陛下,在开海之前,朝廷得兵强马壮才可!”

    “不然,开海之利还是会只富了大户。”

    “即便是杨阁老所说的增加折色比例,也得朝廷兵强马壮,不然,多收也收不上来的。”

    “毕竟现在南方连漕粮和金花银都欠缴严重,何况还要在漕粮和金花银的基础上,再增加税银?”

    朱厚熜这时站起身来,微微一笑:“是应该先兵强马壮。”

    朱厚熜也打算加强军队建设,既是增加军事开支,带动北方产业,也为将来对外扩张,直接开采外面的矿产资源,解决朝廷金银铜等矿产不足的问题做准备。

    而现在朱厚熜的内廷所铸银圆合计还是有一千余万两银圆,外朝内阁新设国库倒是只有借内帑后的二百余万两银圆。

    朱厚熜再借给内阁五百万余万两银圆,让内阁继续支付建造外城与其他花销,内廷还是会剩七百万两左右的银圆。

    只是这样一来,内阁算是旧债未还清,又要借内帑。

    这对内阁诸执政而言,他们的还债压力在继续增大。

    但这不是朱厚熜需要考虑的事。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收入与存银,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军,以扩大改革成果。

    所以,朱厚熜就对王阳明吩咐道:“你们兵部先筹算一下,如果恢复威武营,不同规模的重建,大约需要多少银圆,每年操练与养军需要多少银圆。”

    王阳明拱手称是。

    在朱厚熜这边筹划建立更强大的中央军时,杭雄和柳镇也收到了兵部的御批回文。

    “陛下可有被入关的虏寇吓到,让我们勤王?”

    杭雄还在这时问起先看了信的柳镇来。

    柳镇则沉着脸说:“陛下没有被吓到,不让我们勤王,只让我们严守关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