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战局危如累卵,只有钧座才能力挽狂澜!(求订阅) (第3/3页)
积极的抵抗。
在加上此前因为36年那件事致电张小六子得到了常瑞元的赏识,引为心腹。
这才当上了鲁苏战区副司令一职。
黄百韬在这个时候亦清楚的直到了一件事情。
即便是身居闲职。
钧座依旧了解华北战场的局势。
甚至不该知道的事情,钧座亦全部知晓。
“我明白了钧座,这件事情我会向统帅部汇报。”
——
“第二次长沙会战之际,如果不是六战区发起了对宜昌地区的围攻,日军第十三师团有倾覆风险,恐怕日本人断然不会弃守长沙。”
“可惜的是光复了的郑县又被日本人重新夺了回去”
郑县,即郑州。
孙桐宣所部第三集团军的防区。
在第五战区策划冬季反攻作战之后光复,而又因为长沙会战期间的交战而沦陷。
这一带因为有第四集团军(孙蔚如所部的协防),日军也不会傻乎乎的招惹两个集团军。
于是乎。
非常擅长发战争财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以搜集“敌情、黄河水位与流速”等为名目。
设置了所谓的办事处。
实际上干的走私行当。
类似的行为。
楚云飞此前在二战区的时候也没少干。
不过两者之间具备实质性的区别,楚云飞是奉命进行敌占区贸易,以支持抗战,弥补财政亏损和不足。
挣到的钱全部都用于民生建设,以及军民抚恤之中。
而郑州这边..纯粹是各级将领、上峰、军统、、地方行政机关,甚至是游击队,战地服务队,医疗队都牵扯在了其中。
在这个过程之中,想要混入一点点的日军间谍,简直不要太轻松。
林苍辉可是搞情报的天才,一来二去,很快摸清楚了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的布防情况。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十一军司令官,在新上任的天蝗侍卫官阿南惟几的指挥之下,一举击败了骄纵无比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并且攻克了长沙、以及株洲这两个战略要地。
在这个过程之中,郑州周边地区亦遭到了日军的猛烈攻击。
仅仅一个治安师团,一个兵力不足两万人的部队。
在飞机、装甲部队的掩护之下,直接打垮了一整个集团军。
孙桐宣亦是抗战名将,部队乃是西北军出身,光荣和血性此前都是证明过的。
可他们就是败了,败的“稀里糊涂”。
第三集团军的溃败蹊跷且突然,常瑞元亦担心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溃败。
因为他们的溃败。
作为机动部队部署在江北的汤恩伯所部奉命前往弹压。
其实就是督战队的角色,汤恩伯也不是纯粹的督战。
不仅仅扣留了三战区押运弹药的后勤军官、还扣留了战区运送支援的物资。
孙桐宣气炸了,什么时候被这么欺辱过。
当即命令部队就要去干汤恩伯所部。
被部下劝阻拦下来之后,一肚子委屈的孙桐宣只能够找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告状。
可卫立煌虽然与汤恩伯不对付,可总归是中央军一系。
西北军出身的杂牌第三集团军在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说理,根本就是有理说不清。
何况这“官司”即便是打到山城,把更多不利于他自己的东西暴露出来。
孙桐宣亦是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
除了桂系和中央军的矛盾公开化之外。
老西北军方面也因为遭受欺辱,与山城方面不睦。
而因为军统参与其中的缘故。
戴雨农也未向常瑞元报告其中关键。
时至今日,常瑞元依旧没弄明白,郑州的沦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切都是稀里糊涂,一切似乎又都有迹可循,偏偏什么都查不到!
PS:不过第二次长沙会战到末期的时候。
常瑞元也算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指挥水平。
令陈辞率部强攻宜昌,猛击驻守宜昌周边地区的十三师团。
成功迫使十一军回转支援。
当然了。
战前日军在发起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前就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
并未决心长期占领长沙。
加上六战区这么一打,第十一军索性回转,支援宜昌去了。
当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原本的讨论声很快结束。
众人在听到王世和的声音之后,迅速起身站姿笔挺。
“都坐。”
熟悉的奉化口音响起,众人缓缓坐在了板凳上。
“此次远征缅甸的总指挥官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诸位无需担心。”
“但是在此之前,还需要商议一些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