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图保英才?晋西北地区的现状(求订阅) (第2/3页)
黄百韬的部下吧?”
“是的长官,独立第四旅第三战斗营第九连一排副排长王江涛。”
楚云飞微微点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战士身上的伤口:“在哪一场战役负伤的?我看你受伤的位置几乎和我一样。”
“阳高县攻坚战的时候被小鬼子的三八大盖打了一枪,运气好胸前放了块怀表,命大活了下来。”
“这位王少尉也是院长亲自做的手术,而且有萨斯坎医生的协助,手术很成功,但是目前因为缺少消炎药的缘故,所以康复的比较慢。”
楚云飞缓缓点头:“药品的事情我会再想想办法。”
一边说着,楚云飞看向了站在一旁,身穿十八集团军军装的战士询问道:“小兄弟,你是哪支部队的?”
“报告首长,我是新一团的。”
“新一团,李云龙的部队?”
小战士眼睛放光,一时间激动不已:“首长知道我们团长?”
“这是自然,抗战刚刚爆发之时,我奉命率部北上,那时候我麾下只有一个358团.”
见战士们围拢了过来,楚云飞示意他们坐在一旁,缓缓的讲起了七七事变刚刚爆发时候的事情。
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七月八日,常瑞元下令不屈服,不扩大。延安方面中国共产党联名致电常瑞元,希望常瑞元进行全国总动员,并且表明愿在XXX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七月九日,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两个师,第四十军庞炳旭部,第八十四师高桂滋部开赴石家庄、保定一带增援,与此同时,常瑞元电告正在乐陵老家的宋哲元,要求其速回保定指挥。
当天,宋哲元回电拒绝:此间战事于今晨停息,华北部队守土有责,自当努力应付当前现况。职决遵钧座“不丧地,不失土”之意旨,誓与周旋。
很显然,宋哲元意在以谈判求得和平解决。
同天,正在四川整合刘湘势力的何应钦速回金陵、致电徐永昌、程潜、唐生智等人通报情况,进行全面战争动员。
并当日向全国各行营、绥靖公署省市,发出密电,要求全国各部队、各地方仍应切实准备,以防万一,是为至要。
七月十日,常瑞元再电宋哲元:“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佞缴获之惯伎,务期不丧丝毫主角为原则”
而后又电:“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工事,星夜赶筑。如限完成为要。”
同十日,金陵军事汇报会议敲定,军政部、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航空委员会、海军司令部、有关司、署、厅、室,兵监的负责人也参加会议。
七月十一日,宋哲元未曾前往保定指挥战斗,而是动身前往天津,希图与日驻屯司令官香月清司求和。
七月十二日,何应钦电劝宋哲元,常瑞元正式发布全国动员令,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中央直属部队迅速向郑州为中心的陇海、平汉铁路线集结。
命SD省主席韩复榘担任津蒲北线的防卫任务。
七月十六日,“四川王”刘湘、潘文华等将领通电各省:“在此国难当前,正我辈捍卫国家、报效领袖之时,因此通电各省,主张于XX之下,同德一心,共同御侮。”
七月十七日,常瑞元庐山讲话。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七月十八日,全国人民情绪激昂、各地、各界人民团体要求抗敌的神情电报纷纷到达金陵。
七月十九日,国内外十九个团体致电金陵要求抗日,并且在原有组织基础之上重新组织大量后援会、慰问团、救护团。
七月二十一日,李宗仁、白崇禧致电军事委员会:“欣聆国策已决,誓本血忱,统率全体将士及广西1300万民众,拥护委座抗战主张,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此外,山西阎锡山、青海马鸿逵、云南龙云等雄踞一方的将领也都纷纷表态,拥护政府抗日。
“毫不夸张的讲,卢沟桥的枪声传到山西的时候,我便已经下令全团总动员,做好战斗准备。”
“没多久,就收到了委员长要求各地进行战争动员的密电、阎长官在委员长的命令下组建了第二战区。”
“我358团就从原本的卫戍部队,迅速转变成为了直属二战区的战略作战部队。”
“说起来,那时候我们358团,光是作战兵员的数量就已经突破了七千号人,友军一个主力师的兵力和火力都没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