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全歼二十师团,光复失地!记者抵达前线,战火照片!(求订阅) (第2/3页)
苏联人就只剩下了有且唯一的一个选择。
那就是继续拉拢中国,向中国靠拢。
有那么一瞬间。
楚云飞也觉得自己的心有点脏。
但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
他只能这么做。
拉苏联人下水,总好过让同胞承受更多的苦难。
坚定了内心想法之后楚云飞接着转头看向了史迪威准将的方向。
史迪威果然按捺不住,迈步走到了他的身边:“楚长官,此战的最终结果,想必我们已经能够预料到。
贵军在作战过程之中所展现出的牺牲精神,以及综合作战能力让我非常钦佩。
此次归国,我打算用你们的战例说服国会的那群老爷们,支持我们美国陆军的整体改革。
在反抗法西斯暴行的基本立场上,想必我们很快便能够在此携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同盟。”
见史迪威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楚云飞自然不会继续开口挽留,转头示意张大云送史迪威一行人离开前线。
而他自己,则是举着手中的望远镜,在十团团长郭凌风的陪同之下,仔细观察着前线战场的情况。
重炮足够给力,甚至将大同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战士们抵近爆破之后,不仅仅将城门楼子摧毁,也将不少分段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光是能够跃进城内进行巷战的突破口,就多达十五处。
在这种情况下。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显示的仅剩下的三千六百头小鬼子,又能够坚持多久?
四十旅团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华北第一军司令部
早就被炮火覆盖,这群老鬼子们已经被炸的,只剩下了渣滓。
侦察机自战场上空飞掠而过。
面对防空炮和对空机枪的射击。
小鬼子仓皇逃窜。
两个小时后。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收到了相关的回报。
侦查机的侦查情况,算是印证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众人的猜测。
第三十九旅团旅团长关原六三日前失联,指挥部官兵集体玉碎,为天蝗陛下尽忠了。
第二十师团师团长牛岛实常。
三日前失联,一日前深夜,经山西第一军司令部核实,确认玉碎。
山西第一军司令部一日前失联。
没人能够核实情况,甚至他们搞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多田骏刚上任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
就要面对和处理如此棘手的问题。
一时间不免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针对华北方面的治安肃正作战。
如果按照各部队的战报,他们至少清缴了数万的游击部队,并且处决了上万人涉嫌通敌的民众。
这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
是一次成功的治安强化作战。
而他们作为骄傲,且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没怎么吃过大亏的正规战。
反而屡屡遭到挫败。
在面对二战区作战之时。
他们甚至已经近八个月没有取得过胜利了。
这让多田骏为之苦恼,甚至毫无解决之办法。
根据情报来看。
楚云飞所部每一次在会战后期基本上都是在勉力支撑。
完全就是一副马上就要崩溃的模样。
可每一次会战。
偏偏都是他们先坚持不住,亦或者是在出现士气低迷,以及溃败迹象之后。
楚云飞所部会选择迅速后撤。
完全不给他们歼灭战,乃至击溃战的机会。
谁都清楚。
主动后撤和被击溃的差别。
前者不仅仅能够保持较为高昂的士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武器装备。
后者除了能够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之外,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重新具备战斗力。
不仅仅是士气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充足的武器装备补充,需要重新搭建建制,构筑指挥体系,这需要时间!
“华北自治政府(伪政权)的实业部总长王荫泰已经数次登门崔粮,他甚至扬言,吃饭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华北的饥荒问题就无法有效华北治安动荡的高呢本原因。”
“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地鼓动占领区饥饿的百姓,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袭扰,反而是物产富饶地区,这种“恐怖”袭击的拼刺和数量,减少了许多。”
多田骏面无表情的叙述着一个基本事实:“去年,在坂垣大臣的建议之下,火速从澳洲进口了面粉六百万袋,同时从满蒙输入杂粮,对华中以及华南用以货易货的方法购买了不少数量的面粉。
从本轮秋收的情况来看,总体饥荒态势趋于缓和,其本人应当不是要表达粮食问题,而是汪兆明政府组建的政治问题。”
“您的意识是,他在借机向我们施压?”
“是的。”
多田骏缓缓解释道:“目前为止,我们现如今面临着能源危机、以及粮食危机,原定华北方面应当确保资源开发,但从去年下半年位置,我们的资源开发政策就调整为了粮食开发政策。”
“即所谓的粮食第一主义,我们都清楚,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够确保治安和开发资源,那么游击队生存的土壤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秋粮的征募数量,以维持地方治安,并且拉拢占领区的民心。”
“对敌人所谓的抗日根据地采取“严格”的肃清政策,确保这些残敌不会逃窜至我占领区,扰乱我占领区之治安。”①
因为楚云飞的缘故。
间接的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那么多的灾民。
日本也没有因为华北的饥荒投入更多的资源。
只不过。
他们依旧陷入到了战争泥潭,整体而言进入到了“压抑时代”。
日本人所谓的压抑时代,其实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说辞。
实际上就是吃不饱饭的日子。
国家黄金储备急剧下降,政府财政十分拮据。
虽然自产大米满足国内供应没什么问题,可现如今他们的陆军不仅仅无法从广袤的占领区继续掠夺粮食。
反而需要大量的进口粮食。
这让天蝗为之愤怒,但毫无解决办法。
他们只能够继续动用大量的外汇,从英、美两国购入一千一百七十万袋的面粉。②
并且计划在1940继续维持大规模的采购。
为了缓解占领区的粮荒,日本人为此消耗了五亿日元。
但他们很快的意识到,这样的赈灾只是杯水车薪,与其进行赈灾,不如减少军粮的征募。
“对于当下的日本国而言,缓解经济衰败的唯一出路:继续扩大对外占领和掠夺。”
多田骏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了此时日本外强中干的本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是的。
他的想法其实和现如今时任的日本陆相畑俊六一样。
在本次晋北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
畑俊六就秉持了悲观看法和态度:“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我们把蒋介石追到任何地方他也绝不会屈服。”③
这也是陆军统帅部打赢战争的信念发生的首次动摇。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
华北方面军现如今连既有的占领区都无法继续巩固的话。
他们又何德何能继续扩张自己的占领区,去掠夺资源呢?
选择不多。
要么选择被苏联开发的还算不错的远东地区。
要么就是南下掠夺东南亚这些英美法殖民地。
可这也不是他们华北方面均能够做到的.
至于东京大本营如何选择作为华北方面军司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