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阎老西下令,全盘学习晋东南;忻口镇总攻,全歼日寇!(上) (第2/3页)
“在这方面,我们之前是犯过错误滴!”
阎老西敲了敲桌子强调道:“我们不能够继续再错下去了!”
“我要整顿吏治、还要设立公库,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就按照云飞的这一套来办!”
一众将领们面面相觑。
他们来看的是军事会议怎么聊起了这些。
好像阎长官还特意准备过。
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真是奇怪。
一众将领都是依附阎老西而存在的晋军高级将领。
自然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和他唱反调。
更何况,如果真的能够大力提高财政收入的话。
他们各支部队的军饷不就有着落了么?
阎老西之前为什么要搞兵农混合制?
就是为了解决粮食不足,兵员不足的窘境。
根本目的是维持晋军在山西地区的影响力,维持其统治。
在实施方式上,“兵农合一”以“份地”为核心。
将土地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份地”,每份地约 15亩左右。每三户编为一组,其中一户出一名壮丁当兵,称为“常备兵”,其余两户为“国民兵”。
“常备兵”的家庭可以耕种“份地”,免除田赋和其他劳役;
“国民兵”则负责协助耕种“份地”,并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兵源的稳定,又维持了农业生产。
而之所以提出问题。
也是因为阎老西在谢明的提醒之下发现了问题所在。
在实际上划分耕地上面。
地方富户和土豪劣绅动用手中职权,以及和地方千丝万缕的关系。
使得他们分到好地,而那些贫穷者,则是分到贫瘠的土地。
长此以往下去,问题势必会更加尖锐。
晋西南人口不多、组建山西第二建设兵团之后。
已经难以再组建农垦兵团。
阎老西的想法便是让建设兵团,也就是谢明承担更多的职能。
索性等着众人阅读完这份财政调查报告之后。
阎老西缓缓出声道:“这个税警大队、也是个创意性十足的建制。”
“听名字,还会以为和宋财长搞的税警总团差别不大,没想到只是一群绿林出身的好汉,竟然能办成这么多的事情。”
“我们要学就要全方位的学习,这方面我打算交由沈怀中(少将高参,前文有写,小透明无需在意)负责。”
杨爱源第一时间出声符合:“而且我建议将晋东南地区的考核制度也照搬过来,尽可能下放权力,看看效果如何。”
“这一点确实,他们除了晋城、以及长治两县之外,地方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地方官的选择,楚云飞并没有过多干涉。”
“但是曲沃等地的烟草产业、将会重点扶持、统购统销,苏联人那边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今年也扩大了烟草种植面积,准备签订新的边贸协议。”
好消息接连不断。
原本内心还略微有些动摇的晋军高级将领们此时心中也坚定了不少。
刘涛快步走进了会议室之中。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他。
心中已然有数。
恐怕又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
刘涛转身离开之后。
阎老西便迫不及待的宣布:“刚收到电报,云飞已经动身前往前线,接替黄百韬指挥忻口镇之战,诸位,我们无需担心更多了。”
“云飞亲自指挥?”
“他前段时间身体不是出了一些问题吗?”
此时的阎老西自信心十足,但却没有直接回答楚云飞身体情况如何。
“现如今背靠苏俄、有着美国人撑腰,再加上山城方面的竭力支持,我们无需惧怕日本人!日本人想谈判,想撤离山西可以,放下武器,投降,不然没得谈!”
正当二战区这群高级指挥官们聚在一起的时候。
忻口镇前线。
一颗颗炮弹向着日军的阵地快速扑去。
紧接着。
震耳欲聋般的炮火轰鸣声接连不断。
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楚云飞可以清楚的看到。
二十师团的木村特别大队的组织度已经下降至65%。
而随着重炮停止轰炸。
日军随着单位时间内伤亡减少。
组织度竟然缓缓回升。
不知道是不是指挥官再度给这群小鬼子们打上了鸡血。
亦或者是这些小鬼子们着实无愧于精锐之名。
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洗脑,给自己提振士气。
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兆头。
不过,楚云飞最擅长的。
就是临门一脚。
随着炮三十团的105毫米榴弹炮进行收尾工作。
炮火引导技能再次发动。
对于二线防御工事内的小鬼子而言。
原本还算稀疏的炮弹瞬间密集了其来,并且精准无比。
忻口镇外的两道防线基本上被炮火轰了个支离破碎。
本次炮三十团的炮击重点也就是这些小鬼子们的二线防御阵地。
小鬼子那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其标准是足以抵抗75毫米山炮弹的炮击。
在105毫米榴弹炮的轰炸之下,自然就不够用了!
沙袋被炸得粉碎,木板被撕成碎片,四处飞溅。
弹片无情的收割着小鬼子的生命。
那些原本坚固的掩体,此刻已化作一堆堆残垣断壁。
而藏身于防炮洞之中的小鬼子,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