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常瑞元的密令;方立功:一切都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 (第2/3页)
常瑞元心里面有数,但此时还是表现出了一副满意的态度:“亲爱精诚、这是我们黄埔的校训,他是你的老学长,没什么不值得信任的。”
“学生明白..”戴笠急忙点头。
两人所说的梁干乔,乃是军统十人团之一。
也被称之为国民党十三太保。
在戴雨农的眼里面,这人的工作能力确实不错。
但是有野心,甚至有取代他戴雨农的想法。
这怎么行呢?
至于常瑞元所说的双方过节,实际上并非是过节那么简单。
双方甚至已经到了决裂的边缘。
若非胡宗难在武汉会战之中吃了大亏、实力不如往昔。
此时的梁干乔恐怕早就脱离军统、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去了。
至于双方闹掰的事情。
也和军统第一个规模庞大的特务训练班临澧特别训练班的成立有关系。
其中有不少都是梁干乔的汗马功劳,甚至可以用功不可没来形容。
第一批学生千余人,其中八百多人均是梁干桥通过各种渠道、关系征募的。
当然了。
这份功劳实际上是被动的。
这和特务训练班的选址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与日本人进行全面战争的缘故。
华北、东南、西北各省选送学生到湖南有困难。
特务训练班的班址被戴雨农亲自确定在常德北面的临澧县县立中学。
于是便只能要求华中和西南几省选送。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招生工作基本上都由军统郑州办事处主任梁干乔负责。
梁干乔在当时的野心很大。
想要趁机抓点实力。
费劲心力招手近千名青年之后,戴雨农便趁机要求他将学生全部送到湖南去。
他是打算自己私自进行的培训班。
否则也不会找胡宗难要武器。
只是事情被捅到了戴雨农这里。
戴雨农派亲信送去了亲笔信,没能要来人。
而后在纪律处分的威胁之下,
梁干乔无奈退让。
破口大骂戴雨农的无耻。
不情不愿的将这些学生们送走。
接这批学生的,其中也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物-沈醉。
这批一千多名的学生,到上车的时候只剩下了八百人。
至于这些离开的学员。
基本上都是河南籍的学员。
沈醉心中有数,消息汇报道戴雨农这里的时候。
戴雨农也并没有过多在意。
基本上放任了梁干乔麾下在河南、陕西等地快速发展。
梁干乔自那之后也没有主动要求承担过军统的任务。
同样的,戴雨农也没有闲着没事就去消遣这位老相识,双方基本上处于一个较为默契的阶段。
常瑞元此时主动提起双方的间隙,很显然是想要弥合双方。
“这件事情,就交给他办好了,前段时间康泽过来找过我,说是梁干乔想要投奔他”常瑞元说到这里的时候叹了口气:“算了,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吧,戴科长,你专心盯紧华北地区的日军就好了。”
戴雨农心中长舒一口气,默默点头:“是,校长。”
陕西、西安。
军统时任西安办事处主任梁干乔收到了一封来自侍从一处的密电。
接到电报的第一时间、梁干乔十分的诧异。
在他看来,常瑞元不太可能直接给他下命令。
当看清这封电报的内容之后。
梁干乔敏锐的察觉到。
这件事情很棘手。
棘手到梁干乔怀疑去办这件事情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差池。
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命令并非由戴雨农传达,而是常瑞元的直接命令。
戴雨农并不适合承担这样的工作或,他也无法承担任务失败的风险。
激烈的思想斗争长达数个小时。
梁干乔最终决定承担了这个风险极大的任务。
山西。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司令长官阎锡山刚换上一身便装。
此时的他正准备前往探望楚云飞、方立功二人。
机要室主任刘涛脚步飞快:“阎长官,杨总司令急电,日华北方面军派遣了一行十余人想要与我二战区进行谈判..”
“谈判?”阎老西颇为疑惑:“双方的“谈判”不是已经中止了吗?”
之前双方所进行的“谈判”,或许可以称之为密谈。
只是为了稳住日本人。
也是为了向山城方向施压。
日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搞清楚阎老西的真实意图。
所以双方的“谈判”进行的还算顺利。
而日军此次大张旗鼓的表明自身想要谈判。
“恐怕多半是为了日军第二十师团而来。”
病房内。
楚云飞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以当前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来看的话,第二十师团即便是想要突围,也势必会承担不少的伤亡人数,而我方如果想要减轻后续的战斗伤亡,乃至维持晋军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自然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与日军继续作战。”
“云飞,你的意思是谈?”阎老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身便装的他看起来还算精神。
楚云飞在踱步的同时摇了摇头:“不,我们不能向日本人妥协,永远也不能。”
方立功没有紧皱,有些忧虑:“胡宗难所部虎视眈眈,一旦其麾下的作战部队进入山西地区,晋军、中央军、八路军、日军之间的脆弱平衡便会因此打破。”
楚云飞说的非常直白:“我们承担不起与胡宗难所部发生冲突的后果,哪怕只是小规模的摩擦,重点不是双方战斗力和兵员损失,而是我们目前不具备独立生产军备、以及维持自身存在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