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平型关再伏击,又是大捷!全歼日军西进支援部队!(求订阅) (第2/3页)
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里,沟深数十丈不等。
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而南北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庞军明的部署是:主力一营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
二营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三营,右侧是四营,五营以及工兵连、迫击炮连。
这一部署。
基本上算得上是百分之七八十复刻了四期学长的部署。
已经算得上是当前地形下的最优选择。
换其他的指挥官过来,在地形的限制之下,也不会拟定出更好的作战方案。
步兵4团的官兵们已经做完了最后的准备。
一群战士们趴在后方的战壕之中等待着信号。
此前。
伏击的战士们在庞军明的命令之下。
他们将压发式的地雷埋设在了石头后面,并且将所有的轻重机枪集结到了第一线。
这也是针对日军部队的改良打法。
以往将地雷埋设在道路中央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打草惊蛇的情况。
日军的火力反击又比较迅速。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时有发生。
经过长期的作战之后,总结出了相关的作战经验。
作战部队索性伏击的时候,将这些本该埋设在道路两侧的地雷直接埋到掩体的后面。
甚至是埋到道路两旁的山沟里面。
等到小鬼子们遭到伏击的时候。
当他们第一时间寻找掩体,等待他们的就是地雷。
而如果在进行伏击作战时。
自作聪明的将这些“掩体”挪走。
小鬼子又不傻,势必会察觉到不对劲。
山西地区适合伏击的地形很多,但适合展开大规模部队的地形不多。
平型关这种地方,要是路边忽然之间没了石头。
再傻的小鬼子也会有所察觉,认为多半是有埋伏。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的作战部队的第一选择必然是停止前进,更换行军路线。
至于轻重机枪火力部署在第一线,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给予日军最大程度的杀伤。
也是伏击作战之中的常规思路和打法之一。
若是以往。
庞军明也不会这么打,毕竟小鬼子的掷弹筒不是吃素的。
可现在,这些支援过来的日军部队,并没有太强的重火力。
占据火力优势的反而是他们。
想都不用想。
欺负的就是这群轻武器、支援火力不足的小鬼子。
至于后方的那群炮兵部队,庞军明更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面。
“报告团长,发现日军先头侦察部队,后方的日军主力部队正呈快速行军队列前进,应该是崞县防线战事吃紧。”
“命令各部队,做好准备。”庞军明微微点头,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向了远处。
等待了十几分钟依旧没能够看到日军的身影。
“奇怪了,小鬼子人呢?”庞军明眉头微皱。
“会不会是发现不对劲了?”
“不太可能,我们只在伏击阵地上面放了一些观察员对于日军而言,我们这支部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大营镇上的小鬼子并没有遭到攻击。”
“团长,你看那边。”
顺着一旁作战参谋的指引,庞军明很快就发现了日军的搜索部队。
“这群小鬼子们还真挺谨慎的。”
他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并没有过于担心。
“感觉这群小鬼子们做梦估计也想不到咱们会在平型关再打上一场伏击战。”
庞军明显然认同这个说法,他强调道:“对于日军而言,咱们这支部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而是应该出现在砂河镇构筑阻击工事,日军们势必会选择快速通过,以求支援、合击。
注意了,一旦日军有继续向山脊方向侦察的企图。
立即开火,优先保障官兵们的安全。”
“是!”
随着作战命令不断传达下去。
日军搜索中队也完成了基本的侦察。
他们的侦察显得略微有些敷衍了事的感觉。
毕竟公路上的另一侧据点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到攻击。
打援部队应该在砂河镇布防,而不是出现在平型关。
不多时,搜索中队的旗语兵站在山坡之上向着日军主力部队方向打着旗语。
又十来分钟的时间。
日军先头部队很快进入到了伏击圈。
当看到这群日军送死一般的闯进伏击阵地之中。
甚至都不需要庞军明的进一步的指挥。
枪炮声瞬间响起.
“哒哒哒~!”
“轰隆,轰隆!”
几乎一瞬间,小两百挺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
伴随而来的,还有滚下山坡的“震山雷。”
这种武器,乃是长治修械所的最新出品。
手榴弹停产之后,尝试制作了一些这样的“特殊武器”。
相当于是超大号的手榴弹。
外面预制了一些破片,但数量不多。
不知道具体的杀伤情况究竟如何。
但此次作战,已经能够看出其蕴含的巨大威力。
十几颗震山雷滚下山坡之后。
爆炸产生的破片瞬间干掉了十几头的小鬼子。
效率非常高。
在这种地形作战,十来颗手榴弹能够崩死一头小鬼子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
震山雷的效率远超手榴弹。
“轰隆..轰隆!”
不少的日军踩响了埋设在道路两侧的地雷
小鬼们在短短几分钟内仿若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
伤亡颇多。
负责指挥该部队的長谷川清郎中佐在第一波的炮击之中便身亡。
其他各日军中队基本上线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情况。
在经历过最初的慌乱之后。
不少的小鬼子们在相应中队长的指挥下,开始妄图抢占两侧的高地。
迎接他们的则是手榴弹以及轻重机枪。
以步兵四团的火力密度,这群小鬼子们别说抢占高地了。
他们能活着往上冲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