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0章 苏联军官观摩团?阎老西的抉择(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60章 苏联军官观摩团?阎老西的抉择(求订阅) (第1/3页)

    楚云飞确实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苏联军官观摩团取得了常凯申的同意。

    将会在近日前来晋东南地区观摩训练。

    楚云飞猜测,应该和最近的张鼓峰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常凯申始终是防着苏联人的。

    这和他的反红反苏立场有很大的关系。

    他之所以乐意接受苏联人的援助,其实本质上也是因为在苏联人提供援助之前。

    西方国家对于日寇侵华不仅不提供相关的援助,还以国家利益之由拒绝相关调停。

    美国人也是在楚云飞参加策划带动临沂反击战之后。

    才开始的援助。

    其中大多是信用贷款,以及相应的战略物资抵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桐油生产国。

    桐油这个东西,虽然没有猪鬃制品那么出名。

    但在1938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媒体刊文表示。

    一颗桐树,堪比一挺机关枪,一颗桐果就是一枚手榴弹,一颗桐籽就是一颗子弹。

    虽然说的比较夸张。

    但如果按照阎老西生产的晋造手榴弹成本来算的话。

    两者的价格还真不差什么..

    桐油作为战略物资,对于战机发动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防锈品。

    美国人的援助不仅仅有信用借款。

    还有以桐油该类物资为抵押的相应借款。

    也被称之为桐油借款。

    美国人颇为大方的给了三千五百万美元。

    这些都将会转变为军需物资以及相应的汽车、装甲车、迫击炮、炮弹、训练弹等。

    苏联方面的刚和日军部队在张鼓峰大干了一场。

    估摸着是吃了不小的亏。

    否则也不会上赶着过来取经。

    如何哄好这群苏联人,也是当下楚云飞思考的事情。

    他快速翻动脑海之中的记忆。

    关于张鼓峰事件。

    他的印象很少,只记得

    东京军政要员、以及东京大本营,乃至日本天蝗都十分的畏惧苏军扩大战争规模。

    苏军动用了上百辆的坦克,上百架的飞机,以及相应的炮兵部队。

    而日军这边,不仅坦克不让用,就连航空兵部队都不让参战。

    最后双方的战损比打出了个1:1.4

    苏联伤亡了九百人,日军伤亡了一千四百人。

    日军面对的可是装备更加现代化的苏军。

    这一仗打下来,日本人被苏联军人打懵了。

    苏联也被日本人打懵逼了。

    第19师团只得困守阵地不断挨打的情况下给苏联人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

    苏联的军力到底如何?

    不少的日军指挥官此时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甚至不少指挥官认为..苏联人只不过是表面看起来强大的巨人。

    一旦部署在东三省的部队北上,便足以将他们击溃。

    然而,东京大本营以及天蝗咬死就是不给十九师团支援。

    这场战争始终维持着一个较小的规模。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日驻苏大使重光葵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李维诺夫于10日午夜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日军第19师团才得以从容撤退。

    使日本勉强保住了面子。

    在这之前,日军实际上已经支撑不住。

    以苏联的视角来看。

    他们更不愿意轻易开启同日本人的战事。

    苏联此时在进行大清洗,远东地区本就不是他们当下的重点区域。

    多驻扎二流、乃至三流的部队。

    在使用大量火炮、坦克、以及战机的情况下打成这个模样,日本人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

    8月11日,日军方面大陆命第179号下令“应自现在起,停止与苏军在张鼓峰、沙草峰方面之战斗行动”,并传达了前记第172号大陆命。

    同日,日军和苏军代表在张鼓峰阵地会见,进行现场交涉。经过11日下午和12日、13日连续2次协商,决定双方军队从张鼓峰阵地各自撤退80米。

    8月13日,在张鼓峰东南侧双方交换俘虏和尸体。

    这件事最后到了苏联领袖斯大林的耳朵之中。

    他惊讶于日军的战斗力,也惊讶于中国军人能够在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