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章 多,少?(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44章 多,少?(求订阅) (第3/3页)



    显然也不是个守规矩的人。

    见张大彪欲言又止,李云龙追问道:“你狗日的想说什么怎么不说了?”

    “团长,这样的团楚云飞麾下有三个”

    李云龙沉默了片刻之后叹了口气:“娘的,想咱老李刚认识他的时候,还是平级,这转眼间快一年了,师长见了他都要先敬礼,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

    正当张大彪没想好怎么接话的时候。

    李云龙转头问道:“你小子该不会也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吧?”

    尚未等张大彪回话,李云龙又问:“长治周报?”

    张大彪点了点头:“是。”

    “看来咱老李也得看看这个报纸了.”李云龙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随着作战时间的临近。

    楚云飞也抵达了一线。

    仅仅是意识沉浸到三维立体作战地图的一瞬间。

    他便察觉到了情况不对。

    【部队名称:日军步兵第117联队】

    【当前主要装备轻武器型号:三八式步枪,三八式卡宾枪。】

    【当前主要装备机枪型号: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

    【当前主要装备支援武器型号: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94式90毫米轻迫击炮】

    【当前主要装备重武器:暂无】

    【当前装备配备情况:良好】

    【当前后勤补给状况:良好】

    【当前该部队训练度:训练有素】

    阳泉、娘子关两地。

    日军各部署一支成建制的步兵联队。

    细细拉近视角一看。

    这两支步兵联队还各自伴配属了两支野山炮联队。

    楚云飞就是用屁股想也知道。

    此次联合作战的消息势必已经走漏了。

    步兵117联队,野炮兵108联队,乃是108师团下辖的作战力量。

    对于他们出现在阳泉,楚云飞倒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这支第231联队

    在他的印象里面,似乎并不存在这支步兵联队才对。

    至少不应该在这个时间点存在。

    按理说这支本应该隶属于三十九师团的作战部队,应该在一年之后广岛编成。

    而非出现在这里。

    简单的看了一下所使用的武器,和117联队并没有什么不同。

    琢磨了半天。

    楚云飞也没搞清楚具体的情况。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

    即便是梅津美治郎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这么一支作战部队。

    并且做出了两个步兵联队的保守部署。

    在楚云飞的指挥之下。

    哪怕只有一个步七团。

    在这样的山地地形之中。

    也足以击溃日军的一个联队了。

    更何况.

    楚云飞能够颇为清楚的看到,四十公里之外。

    771团、772团两支主力部队。

    此时也出现在作战地图的边缘。

    很显然。

    八路军方面对于此次的作战十分看重。

    他们也不想要出现什么岔子。

    基本上调动了386旅除孔捷所部之外的全部主力作战部队。

    带着一丝丝的好奇。

    楚云飞点开了772团这支386旅的王牌主力部队。

    【部队名称:步兵第772团】

    【当前主要装备轻武器型号:汉阳造步枪,三八式步枪,中正式步枪,李-恩菲尔德式步枪.快利步枪陕造土枪;鸟铳,长矛、红缨枪;大刀。】

    【当前主要装备机枪型号:三八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民二四式重机枪;川造重机枪】

    【当前主要装备支援武器型号:六十毫米迫击炮;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

    【当前主要装备重武器:暂无】

    【当前装备配备情况:较差】

    【当前后勤补给状况:较差】

    【当前该部队训练度:训练初成】

    先不说土枪、鸟铳、长矛、大刀红缨枪这种几乎八路军都装备的东西了。

    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川造重机枪这种东西都配上了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是什么东西。

    就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时候。

    被粤军迫击炮部队爆干的垃圾火炮。

    七十毫米的口径,只有不到1600米的射程。

    在和粤军战士们交战的过程之中,可谓是吃尽了苦头.这东西日本人早就不装备了。

    即便是东北兵工厂亦或者是太原兵工厂在仿制的时候,都只是少量仿制。

    这么一算下来..大概率很有看能是他们东征讨阎时候的缴获。

    想来也是主场作战没打赢,损失了大量兵力不说,爆了点装备也是正常。

    这个时期,即便是772团这样的王牌,都使用着楚云飞看不上的武器。

    至于后勤方面。

    楚云飞扫了一眼就能看到五种口径,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在系统里面获得一个较差的评价。

    想来也是后勤工作人员的功劳。

    话说回来。

    随着作战时间的临近,陈泽军麾下的侦察兵们外出也愈发的密集

    他们不断回报最新情况,就连陈泽军本人都前往预设战场观察起了地形。

    大战,一触即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