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常凯申的特殊关照!(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04章 常凯申的特殊关照!(求订阅) (第2/3页)

在楚云飞等待王名章到来之前。

    其麾下的荣誉196旅之二团薛杰、以及三团罗卫国所部已经开始了进攻官桥、南沙河一线。

    这里海拔大约在两百米左右,日军凭借着丘陵地形构筑了一线防御工事。

    防御一处县城,并不是将全部的兵力都龟缩在县城内。

    也并非是全部都驻扎在县城及周边地区。

    而是梯次配置,分段阻击。

    拟定两到三个的防御作战计划,精确到每一支部队的撤离位置,以及接应部队。

    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而是两个精密的战争机器之间的对撞。

    就说濑谷启此次设防滕县。

    他就是在每一个相对容易防守的村庄都部署了一些伪军、以及日军士兵。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可以逐个击破,很好对付?

    事实上恰恰相反。

    这群小鬼子们他们守望相助,攻守配合。

    若是没有重武器的话,单靠轻步兵只能够进庄绞肉将会付出极大的伤亡和代价。

    这些村庄的周边基本上就是开阔地,除了夜袭能够很好的突击近战之外。

    在可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想要和日寇近战,只能够发起冲锋。

    说起来。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几乎每一支承担防御任务的部队均是这么作战的。

    奈何小鬼子的炮兵力量比国军强横太多。

    很多时候一通炮火准备,一处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

    战士们基本上都是一整个连一整个连的牺牲。

    但发起进攻的时候,往往因为重武器不足的原因,只能够用人命去换取胜利。

    如果用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战斗力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他们在进攻的时候,往往八名战士,乃至十二名战士的伤亡,才能够击毙一头小鬼子步兵。

    这样的伤亡比,远超防御作战。

    这也是汤恩伯始终避免攻坚作战的原因。

    当楚云飞发电汤恩伯,请求其所部八十九军猛攻邹县截断第十师团一部与濑谷支队的联系之时。

    汤恩伯欣然应允,用自己麾下当前最精锐的第八十九师发起攻击。

    第四师陈大庆所部则是向济宁方向发起牵制性的进攻以策应楚云飞所部的作战。

    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出乎楚云飞的预料和猜测。

    汤恩伯这个人,实际上也是看人下菜碟。

    池峰城、孙连仲这样的西北军将领,对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

    他自认为身为常凯申的嫡系,得罪李宗仁自然是没什么的。

    何况李、常两人本身就不对付。

    若非桂系在淞沪会战之中出了死力,常凯申也不可能选择相信桂系。

    汤恩伯这人其实还算聪明。

    和常凯申的嫡系将领大多还是保持着相对不错的关系。

    在汤恩伯的视角,楚云飞其实和中央军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了。

    只是其出身比较尴尬而已,是值得拉拢的英才。

    汤恩伯因为此次台儿庄的之战。

    和关麟征之间的关系闹的很僵。

    这件事已经被捅到了常凯申的那边。

    虽然常凯申现在还没有处分他。

    但汤恩伯心里面也清楚。

    五十二军,在战后,很有可能会调离他的军团。

    关麟征因功擢升之事,大概率是板上钉钉。

    正因为如此。

    汤恩伯才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争取在常凯申的那边抓回一些印象分,最起码在拆走他的五十二军之后。

    把他的十三军重新建设起来

    正当楚云飞趴在作战地图前细细研究着濑谷支队的部署情况之时。

    “王军长到。”

    陪同的孙铭出声提醒。

    楚云飞抬头看向了王名章,迈步上前敬了个军礼。

    “王长官,请”

    “云飞兄,可是在研究如何进攻滕县?”

    楚云飞哈哈一笑:“这不特意去把王长官您请过来,想要跟您了解一下滕县城防的具体情况。”

    王名章介绍道:“滕县规模宏大,城墙高10米,厚5米,外壕深5米,宽12米,北面最完备,东面次之,南面虽然比较薄弱,但一般都会是防御的重点。

    而且城中有一高30米的喇嘛塔,从此处瞭望,滕县内外情况一览无余,对炮兵观察十分有利。”

    楚云飞侧头示意方立功记下情报。

    王名章顿了顿,接着补充道:“此前日军在进攻滕县之时,以重炮猛轰我南城墙、以及北城墙,短时间绝无修葺完成的可能性,或可集中火力,猛攻南城墙。”

    “贵军的炮兵力量在我国军的作战序列之中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虽然战斗过程或颇为艰难,但总归能够看到破城的希望。”

    楚云飞、方立功两人对视了一眼,咧嘴一笑。

    这王名章和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楚云飞想的也是从南城墙进攻。

    并且为此请求常凯申将配属给三十一师的机械化炮兵连配属给他。

    两门德制SFH18式榴弹炮。

    装备150毫米重炮的部队,在国内屈指可数。

    自1934年以来,这样的重炮进口数量实际上并不多。

    除去37年末紧急进口的24门150毫米火炮之外(一说12门,组建了炮十四团),累计装备了64门150毫米的榴弹炮。

    其中2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