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 一战打出了国际观瞻,楚云飞东方战神之名,响彻世界!(求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88章 一战打出了国际观瞻,楚云飞东方战神之名,响彻世界!(求订) (第2/3页)

了信心。

    还影响到了国际局势之变化。

    更多的国家开始更加重视起国民革命军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

    寥寥几行文字。

    完全无法形容常凯申此时的心情。

    刚刚担任副侍卫长,侍从一处秘书长的王世和最具备发言权。

    他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常凯申身上那蓬勃的朝气。

    一仗。

    愣是给这位五十岁的老头子打年轻了十几岁。

    本就精力充沛的常凯申。

    现在又开始频繁致电一线各部,了解战场情况。

    似乎再度准备大显身手,展现自己的指挥才情。

    这么一操作。

    差点把李宗仁吓出老毛病。

    好在常凯申的作战计划还不算太过于离谱。

    一众将领们此时也是老老实实的返回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开会。

    整体战局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五战区。

    长官司令部大型作战会议室。

    楚云飞和王名章师长二人小声交谈着滕县的战况。

    对于一百二十二师当前的情况,楚云飞表达了一定限度的关心。

    王名章师长则是表达了他的谢意。

    若非云飞老弟麾下主力协同作战,奋力驰援,又摧毁了日寇的大汶口前线机场。

    滕县早已失守。

    对于王名章的感激之情,楚云飞不置可否,照单全收。

    与新上任的二十二集团军代理司令官孙镇将军亲切交谈了一番。

    此战过后。

    不仅张自忠将军、关麟征将军对楚云飞尊敬了许多。

    就连汤恩伯也收起了原本拉拢楚云飞的心思和念头。

    汤恩伯在这个时候。

    已经清楚的意识到。

    楚云飞已经不是他能够拉拢的存在了。

    随着众人的不断落座,楚云飞等人也停止了交谈,各个神情严肃,正襟危坐。

    伴随着徐参谋长的一声李长官到。

    众人迅速起身致意。

    “坐!”

    李宗仁迈步来到了众人面前,接着出声称赞道:“诸位,临沂之大捷.”

    简单的进行了一下总结之后。

    就当前作战之前景,由徐参谋长进行介绍和归纳。

    “日军攻占滕县之后,势必会全力向徐州发起攻击。”

    “根据当下获得了可靠情报指出,第五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与第十师团长叽谷廉介两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之矛盾。”

    “此战攻势作战,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同样的,我军各部伤亡较大,经长官司令部慎重考虑后决定。”

    “弃守滕县,诱敌深入,伺机歼灭南下第十师团之主力部队。”

    徐燕谋参谋长话一出口。

    一众将领瞬间面面相觑。

    弃守滕县诱敌深入歼灭第十师团

    这似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

    何况滕县守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让给日本人呢?

    徐参谋长等待众人讨论了一会,接着朗声道:“滕县本就无险可守,二十二集团军消耗过大,弃守滕县,乃是当前之战略决策。”

    “欲保徐州,必守台儿庄,日军两路部队的钳击目前被我们掰断其中之一”

    “徐参谋长。”

    汤恩伯举手示意。

    徐燕谋点了点头:“汤军团长,请讲。”

    “我想请问徐参谋长,为什么如此笃定第十师团叽谷廉介所部会孤军南下,不等第五师团的休整补给呢?”

    徐燕谋沉默了片刻,与李宗仁对视了一眼:“这是上海和有关方面的情报..”

    “有关方面?”

    “情报来源是否已经确认,是否可靠呢?”

    徐参谋长点了点头:“情报来源可靠,请汤军团长放心。”

    汤恩伯仍旧面带忧虑:“徐参谋长,在我返回五战区开会之前,第十师团的攻势已经放缓,其所部主力一部分被第三集团军所牵制,另一部分则是配合濑谷支队进攻滕县、费县等地区。”

    “如按此前攻击态势,第十师团绝无孤军南下之意图”

    “汤军团是质疑情报的真实性?”

    李宗仁示意徐燕谋不用出声,缓缓开口问道。

    面对这位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汤恩伯也是毫不畏惧的点了点头:“报告李长官,是的。”

    “消息已经得到了武汉方面的确认,这个情报是一个叫谢福生的人从日本军事机关获取的消息。”

    “只是,李长官,运河乃是徐州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您对当前的作战计划”

    李宗仁颇为自信的点了点头:“诱敌深入,背水一战,便是我在此战的决心,此前或有三面受敌之顾虑,而现在,随着第五师团遭到我军重创,诱敌深入的计划时机已经成熟。”

    “若真是如此的话,此情报对于我军会战的胜利,增添了许多的胜算。”

    汤恩伯不再坚持,表述完观点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