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什么叫嫡系中的嫡系啊!这待遇就是!(求订阅) (第2/3页)
。
他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三封电报,一份汤恩伯,一份二战区、一份则是楚云飞。
在电报之中。
楚云飞更是直接张口寻求资金支援。
其电报内容非常翔实。
钱,楚云飞张嘴就要三百万,表示希望在晋东南地区开办一所小型的炮兵学校。
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常凯申的支持。
另外。
粮食、副食、迫击炮炮弹,重机枪、骡马,背包、雨衣、马具,药品。
等等一系列的物资..楚云飞都详细的罗列了出来,并且表达了相应的需求。
这些物资该会如何使用等等。
越详细的计划,越会引起常凯申的怀疑。
他的性格如此。
但。
随着戴雨农的一份调查报告递交到他这里来之后。
常凯申也就打消了自己的顾虑。
毕竟,对于一名领袖而言。
他要用的人,有能力是必须,忠心也非常重要。
但,还有一点。
常凯申非常的看重。
自己拥护常凯申,对常凯申忠心还不够。
还需要带动一群人拥护他。
要说胡宗难和汤恩伯两人之间。
最大的差距就在这方面。
汤恩伯能够让常凯申感受到他的忠心、能力。
胡宗难更加高明。
甚至能够将怀疑领袖、相信领袖、崇拜领袖这一套反复上演。
深得常凯申的欢心。
至于楚云飞。
则是依靠其骄纵、忠心、战功,深受常凯申的喜爱。
想起前两次看到的资料和报告。
都会得到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楚云飞傲气十足。
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面。
这一次的报告之中。
更是明确指出。
其对于二战区副总参谋长楚溪春的电话,也是直接挂断,丝毫不留情面。
本来。
常凯申很不喜欢这种忤逆之举。
但看到是因为其是“担心校长”安全之后。
常凯申的心里面简直就是乐开了花!
如此忠心之人,又有能力。
最重要的是现在主动向他靠拢。
现在的常凯申已经开始幻想着楚云飞掌控整个晋西南。
作为陕西及大后方之屏障的光明未来。
不就是要钱么,拨!
三百万就三百万,训练弹就训练弹。
该给的都要给。
常凯申当即出声安排:“命令,汤恩伯所部第十三军划归第一战区战斗序列,移防归德,原地整补。”
“另外,给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回电,密码本被日本人破译之事,吾已知悉。”
“是!”
转眼间,便是一天后。
常村作为大村。
村中还是有一部电话和电话线的。
楚云飞在电话之中自然了解到了常村的情况。
这只不过是山西一地的缩影而已。
八路军的工作开展则是更加困难。
在这个时间点,他们在整个山西地区的活动还算艰难。
若非二战区在官方层面给予身份方面的帮助。
开辟敌后根据地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展开。
但同样的。
八路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他们处理这样事情的经验更加丰富。
光是破冰和建立关系这一点。
就不是楚云飞短短几句话就能够教会的。
其主导的改革改地土更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收拢民心。
而楚云飞现阶段主张的减租减息虽然没那么极端。
但在短时间内也能够缓和矛盾。
双方各有千秋。
楚云飞的想法就是.在钟志成、李云龙等人的新一团完成一地革改之后。
再给他们换个地方甚至换到已经有晋绥军驻军的地方。
在进行前期的工作之后,民心已定。
八路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动员和宣传征兵工作。
自然那事半功倍。
算下来的话。
双方也算是合作共赢。
双赢!
楚云飞提供生存空间。
钟志成等人负责干活。
似乎有点心黑了。
楚云飞琢磨了一下,似乎问题不大。
事后给八路军提供一些整编下来淘汰掉的武器装备就好了。
李云龙等人自然是很乐意接受的。
即便是膛线磨平的老破枪,也总好过大刀和长矛不是?
吃完中饭的楚云飞刚一返回值班室。
便看到了一脸笑意的方立功,以及重迫击炮营的营长宋明。
“长官好!“
楚云飞象征性的回了一下军礼,一眼便扫到了桌子上的清单。
将其拿起来一看。
好家伙..
真的是惊讶到了。
【晋造捷克式机枪一百二十挺】
【三八式机枪三百挺】
【两百万发六五枪弹】
【十万颗晋造木柄手榴弹】
【两千发七十五毫米山炮炮弹】
(图为:1944年,十八集团军士兵装备的三八式重机枪。)
“这是二战区长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