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三百章:李义府贯彻圣天子的指示 (第1/3页)
朝廷的每一道政令,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不论是大唐,还是大唐之外的,都要受到影响与波及。
历史的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相同的,对世家大族来说同样如此,他们面临着更加残酷又艰难的抉择。
选对了,家族长久不衰,传承延绵。
选错了,家族万劫不复,从此没落。
利益很重要,但立场更重要的。
税务司清查人口田地,触及到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同样也是在逼迫他们选择站队。
萧瑀的立场。
代表着江南士族的立场。
李承乾对江南士族做好了两手准备。
站他这边,还知道谁才是他们的靠山,那么江南一地,就要成为清查工作的典型,扮演敢为天下先,摇旗呐喊,身体力行的先锋角色,全力配合支持税务司的清查工作。
也就是说,要他们自己主动跳出来,哪怕是伤及到自己的利益,也要跟山东世家对着干。
这样,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
如果不站他这边的立场,那么江南士族的下场,就会很惨淡。
杨氏人已经给出信号了,他们会面临什么处境。
李承乾也不介意,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的,与山东世家一起,将江南士族彻底从朝廷乃至于地方,清除出官场。
一个不听话的队伍,分不清立场,留着也没用。
山东世家确实尾大不掉,但江南士族是李承乾给他们机会的,才有今天的。
他们不知道珍惜的话,这种背主行为,可以视为反叛不臣。
收拾也就收拾了。
相信山东世家很是乐意的,只要太子不出面偏袒,江南士族根本就不是山东世家的对手。
李承乾为什么要让崔敦礼坐在新闻总司主官的位置上?
有一点,就是让江南士族感到危机,一旦没有太子的维护,他们江南系的报纸,马上就得关门歇业。
仅此一条发声渠道没了。
江南士族的声势,就相当于葬送了一大半。
他们还怎么在长安立足,怎么跟山东世家斗?
至于说不斗,向山东世家求好说和,回到原来的起点。
那只能说过于天真,视朝廷斗争为儿戏。
三两句就能说和的,那还叫什么朝廷斗争?
局势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不是想退出就能退出的,已经完全身不由己,自己说的不算。
别说山东世家不值得相信,极大可能表面答应,等自己退了之后,卸磨杀驴,对江南士族赶尽杀绝,不给东山再起的机会。
单单太子就不会放过他们。
加入到这场争斗中,就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中途退出,就要遭到两面围剿。
萧瑀正是明白这一点,知道山东世家对他们出招了,马上就跑来找李承乾表明自己的立场。
由不得他不来的。
不来,就是立场不明确,太子根本不会保他们,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
在长安报纸对许敬宗与顾远喊打喊杀的时候。
突然出现不同的声音。
江南系的报纸,反其道行之,大赞许敬宗与顾远,极力改善两人的风评。
这就是他们要先做的。
两种不同的论调,顿时在长安掀起偌大的风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