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八章:李恪,李佑履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百五十八章:李恪,李佑履新 (第1/3页)

    开年后,朝廷就大刀阔斧的颁布诏令,一系列举动,让无数官员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一道新任命诏令。

    吴王李恪迁往吐蕃为国相,提调吐蕃一切军政要务,吐谷浑国相王玄策为副相,狄仁珪迁吐谷浑国相。

    这份诏令的措辞,很是耐人寻味。

    完全没有考虑过吐蕃国主松赞干布的意愿,直接就由朝廷决定了。

    吐蕃还有国主,却有名无实,一切都由大唐主张。

    吐谷浑也是如此,早就名存实亡。

    随着忠烈骑马失足而死,其子早夭,吐谷浑国王没有册立,名义大权是落在病重的弘化公主,但她更没有心思管理,一切都由国相操持。

    所以,说是国相,其实是封疆大吏,有专权独断的权力。

    东宫。

    李承乾踩在地图上,一手扶着佩剑,李恪站在身后。

    “到了吐蕃,一年的时间,处理好吐蕃内部的情况。”

    他淡淡的说道:“然后,你就要把心思,放到天竺上了。”

    李恪点头,他知道自己去吐蕃为相的主要目的。

    就是打通天竺,吐蕃,长安三地通道。

    “我相信你的能力。”

    “如今的吐蕃大不如从前,五郎在吐蕃折腾一通,虽然敛钱杀人,但他给你打下了很好管理的局面。”

    李承乾道:“吐蕃军队,基本上都被掌控了。”

    李恪笑道:“我要多谢五郎啊。”

    可不是嘛。

    李佑在吐蕃的行为,完全是给他扫清了很多障碍。

    不管是杀,还是威逼。

    都解决太多不稳定的因素。

    李恪过去接手,不是一个烂摊子,反而是一个天胡的局面。

    他都觉得不需要一年,半年就足以把最后遗留的小问题给处理了。

    “兄长,王玄策有什么说法?”

    李恪问道。

    “王玄策这人有勇有谋,但欠缺点大局意识,眼界不大行。”

    李承乾道:“不过,对你伸手天竺有不小的帮助。”

    他撇了一眼李恪,道:“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陛下此举用意是合情合理的。”

    “你与五郎不同,五郎可以不要副手,但你不能。”

    李恪心头了然。

    王玄策是陛下指派的,是他的副手,也是陛下的眼睛。

    李佑可以把权万纪给送长安,但他却万万不能。

    “父皇知晓对天竺的谋划?”

    “你觉得呢?”

    李承乾反问了一句,道:“陛下把事情交给我来办,虽然不过问,但还是要知道具体情况的。”

    他走了两步,看着并不太详尽的天竺一地。

    “要尽快把天竺的地形地貌给调查清楚。”

    “以便往后的动作。”

    李恪点头,道:“那侯君集大军,吐蕃兵权可都在他手里。”

    “我怕他不太会配合。”

    他确实有点这方面的担忧。

    侯君集这人,他还是了解的,自视甚高,又狂妄自大。

    否则也不会有那次大朝议,害的自己没了灭国之功,还差点丢了爵位性命。

    这样的人,犯一次蠢,那么你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犯第二次的。

    “这由不得他。”李承乾淡声道:“去年,陛下把他代字给取掉,他想回长安,那就得拿出成绩来。”

    “天竺是大战略谋划,他敢阳奉阴违,就不是丢爵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