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章:高士廉要退?大唐英烈慰灵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章:高士廉要退?大唐英烈慰灵碑 (第2/3页)

到想要的结果,没有多待。

    “太子哥哥,舅公怎么突然想着告老?”

    “他甘愿放弃手中的权利吗?”

    李治很是不解,在他看来,高士廉手中的权利,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的交出来。

    脱离朝廷中枢。

    他也知道,自家舅公是站着山东世家的。

    退不退可不是由他来决定。

    长孙冲去送高士廉了。

    李承乾也不用避讳什么的,直白的说道:“他是想给舅父让路。”

    “这算是一种政治交换,舅公的年龄摆在那里,如果他不退,陛下也不好赶他。”

    “但舅父的位置也不好再升了。”

    “若是让舅父也跟着起来,那么朝中力量会失衡的。”

    这次不是他要推长孙无忌,去做一些事情。

    长孙无忌根本没机会出山,再次上位的。

    朝中势力需要平衡。

    长孙无忌坐上民部尚书,势力就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李承乾借题发挥,置高士廉于不利的地步。

    就是想要压一压他们的势头。

    否则,高士廉与长孙无忌配合,又有山东世家的官员在朝中声援支持,朝中根本没有力量能制衡的,无人是他们的对手。

    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

    也不是李世民乐于见到的。

    所以,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消化,李承乾就利用选美之事,对其发难,自顾不暇,阵脚大乱。

    等到彻底落下尘埃。

    这场外人看不懂的政治斗争,最终才会以高士廉这位国公下马,脱离中枢,宣告结束。

    高士廉退与不退,都由不得他说了算。

    这次的纷争,都知道是因他而起,自然也要因他结束。

    李治却不知道这些,他泛起疑惑,不解的问道:“那太子哥哥为何不顺水推舟,同意舅公的告老呢?”

    李承乾点了点他脑门,道:“你看事情不要看的这么简单。”

    “万一是舅公以退为进,在试探我呢?”

    李治捂住脑门,皱眉思索,转动脑筋,“可试探的目的是什么?”

    “你代入想一想,你这样试探我的目的是什么?”李承乾反问道。

    “我?”

    李治一愣,他想了想说道:“想看看太子哥哥,对我是不是还有情谊?我是不是还有用?”

    “对也不对。”

    李承乾举步偏殿走去。

    “为什么?”李治错愕道。

    “舅公是想看看我还讲不讲亲情,同时也想问的是,舅父能不能坐上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

    李治急忙跟上,道:“怎么可能,舅父才坐上民部尚书多久,就升迁尚书右仆射。”

    “父皇不会同意,朝臣也不会答应的。”

    “所以,这就是在告诉我,他是想退,但不是现在就退,我也知道,舅公退不得。”

    “要等到舅父今年之后,确保他能坐上尚书右仆射,好接替他做事,舅公才能退。”

    李承乾道:“这样,对我,对他,都是有利的。”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时候不到。”

    “啊?”

    李治都傻眼了。

    怎么背后会这么复杂。

    他脑壳都快宕机了。

    “你啊,还嫩了点。”

    李承乾笑吟吟的说道:“往后看事情不要看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