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给士子们上个光环 (第2/3页)
可回头看来,他一辈子行医,面对天下千万百姓,终究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
只有像殿下说的,要想天下人人都有所治,有病可医,有药可用。
就要靠朝廷的力量,就要靠众人拾柴,培养更多的医者出来。
“济世馆责任很大。”
“肩负编书育医,还要开拓创新,找到更多医治病症的手段。”
李承乾很有耐心的说道:“天下婴儿,十之四五早夭,孕妇产子,一尸两命的情况也不少见。”
“大唐兴盛,陛下要开创古今未来不可见的盛世。”
“人口乃是重中之重。”
“先生,济世馆开设后,你可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如何能减少孩童的早夭,如何能尽量避免出现一尸两命的情况。”
古代孩子早夭,几乎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就连皇室,王公贵族,豪门大族都无法避免这一厄难。
出现这一原因,一个是战乱,另外一个是生活环境恶劣,最主要的还是医疗问题。
一旦孩子感染上疾病,全靠八字是否命硬。
抗得过生,抗不过死。
天花,更是婴幼儿最大杀手之一,只要是感染天花的婴幼儿,普通百姓忍痛放弃,富贵人家也是无能为力。
李承乾知道对付天花的办法。
那就是牛痘。
只不过,牛痘是否能预防天花,并不是说说就令人相信的。
他作为帝国皇太子,更不能张口就来。
李承乾能做的,只能是一点点去引导,让医者去发现,并去得到印证。
“草民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望。”
孙思邈郑重说道。
“这些仅是一点,还有更多,比如说将士伤口溃烂,如何能够治愈,又如风寒,如何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病的几率等等。”
李承乾道:“孙先生,济世馆责任之重。”
“我本不想交你来担负的,只怕因我所为,让你折寿。”
“殿下。”
孙思邈急忙说道:“草民无所惧,早就已经活够了,还谈什么折损寿命。”
“只要能造福天下百姓,草民贱躯,何足惜?”
李承乾神色有些复杂。
这是一个很纯粹的老头儿。
“好。”
“你放心去做,天塌下来了,孤给你们顶着。”
“谢殿下。”
“不,应该是孤,是陛下,是天下百姓要谢你们。”
孙思邈老脸潮红,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李承乾真觉得有点难为老头儿了,八十几的人,还要挑大梁。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还能找谁呢?
药熏还有些时候,李承乾随口跟孙思邈聊着,聊到一些地方,孙思邈还有点可惜,道:“草民要是有个记笔的随从就好了。”
“哈哈。”李承乾忍不住一笑。
“殿下不要笑话,我记忆真不如从前了。”孙思邈摇头道。
“无妨。”
李承乾摆手道:“我给你安排一个便是,你身边也该有人照料起居。”
“以后许多不必要的事情,你就不要亲力亲为了,全心全意扑在医学上就成。”
“不过啊,我还是要提醒先生一句,按时吃饭睡觉,不要操劳过甚。”
“你是国之重宝。”
孙思邈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回神,李承乾叫嚷烫烫,他才急忙挪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