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十三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3/3页)

延续血脉的行为。”

    “若是没有祭祀,人们就找不到根源,失去方向。”

    “君王立宗庙,供奉先祖,是铭记先祖的伟业与功德,享后人香火,供后人瞻仰。”

    “百姓宗祠……。”

    李承乾认真倾听,李二等人也是严肃对待。

    祭祀问题。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最为重大的事宜。

    说白了,也就是身后名。

    名声好的,入宗庙祠堂,享千万人膜拜,万家香火。

    声名不好的,是没有资格的。

    人们追求的,就是死后留下痕迹,死后享受香火。

    没有人想看到自己死后,一了百了。

    要不怎么说,断了一家香火,相当于毁了人家的传承。

    “有人立功立业,创造出大功绩,大造化,为后人所利。”

    “如诸多先贤受后人敬仰礼拜,就是他们有功与天下大事。”

    张士衡道:“我们若是遗忘他们,那谁还会再做出造福天下的大事来呢?”

    “戎,是兵戈,与祭祀并列,实则是刀兵不得擅动。”

    “要动,需要谨慎小心,因为军事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要谋划周全,万无一失,慎之又慎才行。”

    “……”

    李承乾问道:“孤受教。”

    “祀与戎,相辅相成。”

    “也明白祭祀是不忘伟人先贤的功绩,令后人效仿崇敬,继承先贤的遗志与思想。”

    “但孤有一点不解。”

    他这话一出,众人神色再次肃穆几分。

    太子问出这个问题,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必然有后续的。

    所以。

    这就来了。

    “孤听闻,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有功可赏,战死也能福泽后代。”

    “是这样吗?”

    李承乾道。

    张士衡道:“有功必赏,哪怕战死之后,朝廷也会抚恤家人。”

    “嗯……。”李承乾点头,道:“这确实是战死之人,应该得的。”

    “但这是否有点过于简单了?”

    张士衡等人一愣,道:“为何简单?”

    “这是人之常理,朝廷抚恤优待,是以慰战死亡灵。”

    “若无死后抚恤优待,将士岂能用命厮杀?”

    李承乾摆手,“孤不是这个意思。”

    “孤觉得,推翻无道昏君,比如暴隋残虐,隋炀帝残暴冷血,视天下黎庶入草芥,天下百姓揭竿而起,灭亡隋朝。”

    “生的人,立功受赏,荣华富贵,死的人,却无人问询。”

    “这样是不是对有功的人们,有些欠妥了?”

    “又如大唐天军征讨无道,他们皆是为国而战,拼死沙场,生者论功,死者后代殊荣。”

    “可将士死了就死了,虽然抚恤优待后人,但是不是相比于存活的将士,对他们有点不公啊。”

    他语速不徐不疾的说道:“因为存活功臣,他们依旧能够优待后人。”

    “如此一来,我觉得,有点亏待战死,为国而战浴血沙场的将士了。”

    “死了的将士,难道就不是功臣了吗?”

    众人都面面相觑。

    他们想不明白,殿下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连李二都扬起了眉头,也猜不透李承乾的想法。

    “那殿下,你以为该如何?”

    张士衡反问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