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治宗 (第2/3页)
”
“师弟但讲无妨。”
“启禀掌门师兄,全赖师长遗泽丰厚、师兄持家有道,而今门中诸般百艺所存一阶传承大半齐备。
先前师兄拣选了一批弟子修习百艺,本是英明之举。谁料清云盟作乱,倒是打乱了师兄的布局。现今之前那批了大力气培养的弟子,要么殁于王事,要么.
门中现今除了丹、器、稼、灵鉴、阵法五道,其余百艺,皆无入阶的门人可做教习。
是以师弟想着,是否可以聘请一批有所长的散修客卿,令得他们居在门中引导弟子们接触百艺,万一能冒出一两个可造之材,那自可增加门中底蕴。”
裴奕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康大宝过脑子嚼了几下,倒是有些意动。
为自家弟子聘/拜个百艺师父,在云角州算是个比较常见的事情。
一如当年的康大掌门,便是把亲师弟袁晋送到戚师傅门下拜师,学做器师的。
不过在云角州的散修之中,似戚师傅这般造诣不差、有产有业的却是少数。
大部分百艺造诣不高的散修,就算是开门授徒了,那点浅薄造诣也勾不得别人来拜师。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手里头也攒不得几块灵石用作资粮。
康大掌门当年跟后面这类散修的境遇相似,在拉下脸来做游商之前,康大宝也是做过几天制符的买卖的。
辛苦了小半年,灵石没赚到,反倒还赚得了“入不敷出”这四个大字回来,还莫说要给两个师弟赚得些资粮了。
裴奕刚才所言要聘的散修筑基,说得自也不是后头这批人。
有一门一阶中下品手艺的散修虽然少见,但只要认真去找,总是能寻到些的。现在世道不好,许多靠百艺吃饭的修士日子也未有从前好过了。
只看周宜修便是个例子,他这稼师造诣在练气散修之中已算顶尖,可斗法本事却是很差。
当年宣威城破的时候,若不是蒋青、康荣泉二人将他寻到了,莫说跟现在一样做筑基大派的实权长老了。
说不得再多走出几里地,周宜修全家上下就要被那不知从哪儿蹿出来的劫修,害了个整整齐齐。
是以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不假,但若是能寻到个足够稳定、安全的地方安心修行,还可用这一身本事挣些资粮,这些有手艺的散修多半也是会来的。
待得重明宗招人的告示一出,客卿座师当不难聘得的。毕竟若是遇到个大方的主人家,这些客卿也可得到一些不甚重要的典籍用作参考,这对于他们本就稍显匮乏的修行知识不无小补。
再一个,宗门客卿上头总也挂着客卿两个字,说出口时不仅能够提升身价,也大小能再加上一重安全保障。
最后,若是收得一个宗门栋梁做了授艺弟子,将来这弟子若是有所造化,作为授艺师父,总要沾些光的。说不得这散修客卿的一生就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前康大宝心头总顾念着重明宗只有大小猫两三只,直害怕招来有本事的客卿被人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了。
是以在过去,对于招募散修一事,康大掌门一直顾忌重重。
可今时不同往日,重明宗现今连冰叶筑基都有两人之多,门人数十、术法皆精。自不消再担心几个练气客卿入门,能掀得起来什么风波了。
于此情形下,裴奕的提议,自然就值得康大宝认真考虑了。
未过多久,只见康大掌门缓缓点头,应允说道:
“那师弟便着手去做吧,考校技艺之余,也好好甄别需得这些散修的心智品行。如有所差,那么便是造诣再高也不能聘!此事不急,师弟慢慢做便好,宁缺毋滥。”
裴奕认真应道,退落回坐。
康大掌门心头慨叹一声,裴奕现今做事颇有章法,眼见却也不低,却是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了。
可.
康大宝想到此处,先将身侧的冷茶端起,牛饮而尽,驱散了些杂乱念头。
这聘请散修客卿之事,连裴奕都是突发奇想,自就更不在康大掌门本来要议的章程上头了。
此时言罢了这件事情,那么康大宝的最为关心的事情,自也要讲起来了。他将眼神在人群中来回扫了两遍,倏地疑声问道:“牛师弟怎的不在?”
“这,”外事执事储虎儿心下一慌,面有难色。
这时候裴奕却也跟着看了过来,皱眉言道:“储师弟,是有什么我等听不得的吗?”
“启禀掌门师兄,牛匡师弟刚才陪客时多服了几张榔片,被香晕了,正在服酒散香”储虎儿被裴奕言语、眼神所逼,却是不敢隐瞒,全盘托出。
此言一落,蒋青拧紧眉头,叶正文面色如常,袁晋与周宜修则是面色不喜。
“唉!”裴奕这谦谦君子都被气得低骂一声,再次出列:“掌门师兄,牛匡他屡教不改,坐不得重明城镇守之位了。师弟恳请师兄即刻将其免职,以正门风、以观后效!”
“嗯,那就依裴师弟所言吧。”康大掌门从善如流,应了裴奕所请。倒不是为了打压山都岗弟子,而是这牛匡行为属实过分。
其实自蒋青与自己相继筑基过后,康大宝心中的那些微一点儿的门户之见就早已经消散了。
他成就玉色筑基时候还短,有何神异还不尽知,但在这段时间之内,也已琢磨出来了两桩好处。
其一便是自筑基之后,体内灵力如长溪入海、连绵不绝。
靠着《长息决》这门异术,康大掌门虽才筑基,但以自己揣测,以灵力之充足而言,怕是足以能与一些经年的筑基中期修士相抗衡了。
其二则是玉色筑基较之寻常筑基寿元又增了一个甲子,自此得以享寿三百年。
只这一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