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掌门筑基(祝大家中秋快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掌门筑基(祝大家中秋快乐) (第3/3页)

俸之外,担任职司弟子各有津贴如下(不计康大宝堂内临时拔擢):

    掌门一年一百块灵石(往下省略一年);

    传功长老六十块灵石、外事长老五十块灵石、执法长老五十块灵石;

    炼丹执事二十块灵石、练器执事二十块灵石、灵植执事二十块灵石、外事执事一十五块灵石;

    商队主管弟子十块灵石、重明城镇守弟子十块灵石、灵植弟子五块灵石、坊市赀货弟子五块灵石、兽苑弟子五块灵石、庖师弟子五块灵石、督导开蒙弟子五块灵石。

    自此职司津贴一项,每岁共计三百八十块灵石。

    另,初期弟子每年凝气丸两瓶,只以原料算,计两块灵石;

    中期弟子每年练气散一瓶,半买半发,计十块灵石;

    后期弟子丹药自理,加拨十八块灵石;

    筑基弟子,宗门暂不补贴。

    丹药开支一项,宗门共计需费二百八十四块灵石。”

    由此,加上每年需得交给平戎县衙的六十块灵石,本宗每年的固定开销,便是一千九百零九块灵石。”

    而今重明宗的家业、人丁对比从前都已有明显提升,袁晋用了好一会儿才将这封帛书念完。

    康大掌门算账的本事尚佳,袁晋方一放下帛书,他便算出了而今重明宗的各项收益纵算都往丰年多的时候算,也离一千九百零九块灵石这个数字有个大几十的缺口。

    方算出来的时候,康大宝还有些忧心。但转念一想,其中大约有半数灵石皆是发给蒋青的。

    重明宗府库里头的东西,蒋青自己其实已经不大看不上眼了,由此康大掌门便真拿了一枚筑基丹于他。

    那么蒋青这五万善功却也实打实地欠下来了,他的年俸、津贴,只以善功相抵便是了,不消发下去。

    至于剩下来的一半灵石,弟子们多半也会将其中的大半折算成善功,以兑换宗门府库中的合用物什。

    特别是储虎儿、叶正文这些已经着手准备筑基的弟子,为了求筑基灵物,肯定是一枚灵石都不领的。

    是以重明宗的财政压力,其实不怎么紧张,一年少说也能存下来八九百灵石入账。

    细细一捋,重明宗虽在两年之前才有蒋青这一位筑基真修出世。

    但宗门之富裕、人才之繁盛,早已经不逊于那些已经衰落,似翡月单家这样的筑基势力太多了。

    康大掌门了近三十载春秋,着实挣下来了好大一个家业。

    再闭目将这些于脑海中一一过过,康大宝再睁开眼睛,隐有金芒浮现,缓声言道:“诸长老、袁师弟暂留,其余弟子,各归其处、各司其职。”

    “诺!”兼着职司的弟子们一一退下,堂内又只剩下来了五人。

    康大宝未卖关子,直言说道:“你们将宗门看顾好,我要闭关筑基了。”

    其中三人先是惊讶,旋即又平静下来,毕竟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唯有蒋青面色不变,非止是因了他并不觉筑基一事有多艰难、有多凶险,而是就像师兄信他一样,他也信师兄。

    康大掌门这一路上行得磕磕绊绊,资质虽差、出身虽微,却已将一众条件远胜于他的同辈修士甩在身后了。

    四十五岁便可尝试突破筑基,手握数份筑基灵物,还有筑基丹傍身,这等条件,足以羡煞九成九的大宗弟子了。

    蒋青不觉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师弟等师兄回来喝酒,去妙云斋喝也行。”

    众兄弟听了都笑,康大宝也觉放松了些,再偷偷将这些师弟一一看过,行礼别过,再未多话。

    整衣敛容驾着飞舟驶出宗门,康大宝似是想到了什么,手决一松一紧,飞舟行到青菡院的时候,还是慢了稍许。

    掠过之后却也未停,康大宝一路疾行到了碧蛤洞府。

    康大宝已有两年未见过黑履道人了,在他看来,后者的气息似是又涨了一大截,几可用浩瀚如烟来形容。

    黑履道人见了康大宝未露喜色,只上下打量一眼,淡声问道:“可怕?”

    康大宝沉吟片刻,“不该怕。”

    黑履道人颔首,缓声开口:“那么筑基一道,我再为你讲一遍吧,认真些听。灵气化液.”

    康大宝屏息敛神,不敢怠慢。

    叔侄二人谁都言不清这场讲法讲了多久,重明掌门只听得黑履道人讲法之声倏地一停,后者沉声念道:“去吧。”

    康大宝睁开双眼,默然再拜,便头也不回地钻入了闭关石室之中。

    黑履道人未见异常,合眸静听,直听得石门合拢,禁制生成,才眉头稍紧,落在石室之外,修行起来。

    康大宝进入石室之中,不知为何,依着他谨小慎微的性子,突破筑基之际,当是会很忐忑难安才对。

    可康大宝内心却是澄清如镜、古井无波。

    再用半月时间将身心调理到最佳状态,康大宝将六合正阳枣、乙木青柳心等筑基灵物与那枚上品筑基丹一一摆开,沉思良久。

    若按康一龙当年所说,服丹筑基乃是下乘之道,于大道有碍。

    他那等存在,怕是连大卫太祖都不会放在眼里,更不消与自己这个练气草芥虚言了。

    可这上品筑基丹足能使自己提升五成的筑基概率.

    康大宝想到此处,也不知怎的,居然未犹豫太久,心中不知从何升起一股子豪气。

    拿起两枚筑基丹来,却看也不看,只干脆利落地收入了储物袋的最要紧处。

    康大宝专修木法,那么剩下的灵物之中,自是乙木青柳心最为合适。谁料康大掌门才将拿起,心中一个声音响了起来:“试一试吧,试一试吧。”

    “那就.试一试吧。”康康大宝倏地将乙木青柳心放下,他又想起来了黑履道人所问的那句“怕吗”。

    此时康大宝嘴角微翘,喃喃言道:“哈,中兴之祖都已做成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康大宝手结莲印,舌抵上腭,闭目观心,心中默念:“清静无为,谨守本命,密调呼吸,阴阳鼎煎。”

    谁料此番下来,要比康大宝之前预想的,要顺利许多。

    精游百脉,一往无前、一挥而就;

    灵气化液,几无关卡、一气呵成;

    康大宝虽觉蹊跷,却始终谨守心神,无悲无喜。

    待到神炉生莲,以灵气所化灵液,在丹田之中正要生出道种,那本来泾渭分明的那汪灵泉却瞬间沸腾起来。

    几滴泉水落入灵液之中,灵液须臾间被凝练成数片细小灵晶,又被泉水纳入,重新投入灵泉之中。

    灵泉渐渐平息下来,一枚纯色道种正从泉水中脱出,落在玉色丹田之上。

    真灵之气渐渐于道种之中析出,徐徐将整个丹田填满。

    赤色丰润的瓣从道种中缓缓绽开,片刻过后黛色的蕊也已生成,自此道莲已成,莲叶呈翠绿之色,蕴有道韵,神圣非常。

    “青叶?”康大宝此时喜怒哀乐并交、心绪起伏如潮。

    “罢了,终是好的,总算尽力了就是。”心中这声慨叹过后,康大宝却见灵泉又沸腾起来。

    莲叶立于灵泉之中,慢慢由青到冰、化冰为金、金满成紫.

    “紫紫叶道基,如此.如此轻松?”康大宝心下一惊,而于此同时,变故又生。

    丹田之中弥漫起一股仙灵之气,道叶之上的紫色随之渐次褪去,直至道叶色如莹玉。

    “玉色,玉叶筑基?”康大宝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也算是在练气修士中有些见地的了,可这玉色筑基,当真闻所未闻。

    康大宝历来求稳,心知这事若被他人察觉,不知要生出多少风波。

    遂也不喜这突生的变化,只在心中喟叹:“怕还不如成个冰叶来得轻松。”

    似神物有灵一般,道莲随他心意轻轻一颤,一股清风拂过道叶,莹玉之色瞬间化作冰清之色。

    “难道.”康大宝心头起来个大胆的猜测,紫、金、冰、青一一试过,不出所料,尽数能化,旋即心下一喜。

    想着就算这玉叶筑基一时摸不清神效,但有这掩饰之能,倒不消怕生出接踵而来的那些麻烦了,正合康大宝心意。

    认真思索片刻,清风又来,道叶化作冰色。康大掌门虽未想过此次筑基竟如此的唾手可得,若释重负,收功出关。

    可待再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已不在闭关的石室之中了。眼前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眼前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这是心魔劫?筑基怎么配有心魔劫呢?!”

    恍惚之间,一个深深埋在脑子里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了康大宝的眼前,令得他已有些分不清哪边是真,哪边是幻。

    “不对,这绝不是梦!”他心中倏地冒出些癫狂来。眼前这人他熟悉无比,四十五年来从未忘记。

    他颤巍巍地伸出了手,却又不敢去碰,双唇开了又合、合了又开。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字终于从喉咙中艰难地挤了出来,它冲出牙关,它滚过嘴唇,它细若蚊声、却又铿锵有力。

    “妈!”

    ——————

    也不知过了多久,康大掌门终于从幻境之中清醒过来,眸中含泪,展颜笑道:“呼,谢我自己选对了,谢我自己!”

    “轰隆隆”紧闭多日的石门忽地打开了,黑履道人看着康大宝,满眼惊诧。

    比起成就冰叶而言,反倒是后者身上散出的那股出尘之气,令得黑履道人更加吃惊。但只一转眼,却又消散不见。黑履道人便只当自己是了眼,颇觉古怪,也未多问。

    再坦然受过康大宝正色一拜,二人自结伴回到重明宗中。

    半刻钟后,钟声远扬。

    大卫仙朝乾丰四百三十二年三月廿五,重明宗第七代掌门康大宝筑基已成,满州皆惊!

    (祝大家中秋快乐!生活美满!)

    感谢她不懂老哥的四张月票

    感谢zdeli老哥的三张月票

    感谢书友20180205164919553老哥的两张月票、

    感谢wzhhhhh、修仙我是新手、丛中过、书友20230528225925279、书友20221103194354992、萝卜拌白菜、书友20220822102909652、llsadll、书友20190930160935050、书友20230709192438847几位老哥的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