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纸条 (第2/3页)
某些比较奇特的手段晋升上来的,这也符合他的厨师的身份。
当然,厨师也不是没有正经传承,但毕竟作为一个比较‘低级’的职业,正经优秀的传承比较少。
在神朝就是这样,哪怕知识的传播成本很低,但垄断知识的收益却极高,所以变向的拉高了传播知识的成本。
“就是你做的这条鱼是吧?真好吃啊,赏,不过,可以和我说说这鱼吗?”高见指了指这条鱼。
说着话,高见给丹砂使了个眼色。
丹砂撇撇嘴,翻了翻兜里,拿出一枚东海蜃珠,放在了桌子上面。
真是……这种时候还要自己掏钱。
虽然也不多就是了,对丹砂或者高见现在的身价来说,这一枚珠子算是小事。
这一枚蜃珠,估计得有百金左右,可以说得上价值不菲了,用来在这种地方赏赐
“谢大人厚爱,我这条鱼,当然也是有讲究的。”
“常言道,鱼之美者,有洞庭之鲋,东海之鲕,醴水之鱼。”
“在下这条鱼,就是取东海之鲕,然后清蒸,再取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鳖鲔之醢,大夏之盐,合做浇汁,虽然技法不显,但胜在食材优秀。”
高见则笑着否认道:“如果只是食材优秀,怕是做不到这种味道吧?我听闻烹饪一卖,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皆为水火之功,清蒸虽然不显技法,但功力暗藏其中啊。”
那中年人听闻此话,立刻面露欣喜,然后躬身下拜,激动的说道:“丈夫处世,难遇知己,大人见辟,恨无以报德,只得罄竭心力,大人在船上这几日,恳请让我每日送上饮食,不取分毫!”
显然,高见这些话说到他心里了,抽添火候之功,可是一门学问,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火以桑柴为妙,火候之妙,有毫厘千里之差,若非细细钻研厨艺的人,否则断然不知道味道能差的这么大。
常言道,世间之物无不堪吃,只是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火候多一则色不光,少一则肉不成,本色杂现,变化微妙难寻。
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譬如这道鱼,起早则变黑,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无油而味失。
鱼临食时,若是火候好了,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如果火候过了,则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火候不足使之不鲜,可恨之极。
只是,普通食客的话,只知道关注食材,仿佛只要食材够好,不管如何做,都会好吃,所以他也随着大流这般说话,吹嘘一下自己的食材,这样就能让客人高兴。
而眼前这位大人,一眼便能看出他清蒸的火候,还以重宝赏赐,确实让他生出一股知己之感,顿时自告奋勇,提出让自己负责对方在船上的所有饮食!
可惜的是,高见摇了摇头,满脸遗憾的说道:“可惜了,我要去神都阳京,明天就到了,今晚能吃到你的菜,也算是有缘分,之后的饮食,恐怕就无缘咯。”
“啊?竟然如此……那还真是……”厨师低头,有些可惜。
“无妨,相见已是有缘了,能吃你一餐,可以了,那么,就让我继续品味吧。”高见如此说道。
厨师恭敬的拿走蜃珠,然后离开了此处,让高见等人品味美食。
看那个厨子走了,丹砂好奇的压低声音说道:“是这个厨子在求救吗?”
“肯定不是。”高见摇了摇头:“求救的人不会是这个样子的,是另有其人,但肯定也在飞舟上。”
“你就非要管这个闲事吗?”丹砂又问。
高见轻笑一声:“你这时候问我做什么?你那枚蜃珠,上面不是留了你的气息吗?”
“嘿嘿,好奇嘛。”丹砂也饶有兴致的说道,她其实对‘救命’这俩字儿也挺有兴趣的,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丹砂和高见其实算是一种人。
他们都爱管闲事。
而且都因为管闲事,所以得罪了左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