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感而发写点东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有感而发写点东西 (第1/3页)

    (文章题目没想好,就先不写了)

    最近用deepseek时,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科技重塑生活”。但有个现象总让我有些沮丧——

    人们能坦然承认自己依赖科技偷懒,却羞于面对文化消费的真实需求。

    人类懒得走路,于是有了汽车和飞机;人类懒得寄信,等待漫长的时间回复,于是有了现代的通讯工具。它们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人类的历史就是懒人的历史,懒惰是文明的意义本身:我们从茹毛饮血、朝不保夕的原始人,走到盛夏时依旧凉爽的空调房里,享用唾手可得的美味食物,发展就是为了让人类“有资格懒惰”。

    追求方便、舒适、便捷是人类的天性。

    坦言自己希望手机用起来更方便,或者汽车乘坐时更舒适,或者对口味绝佳的美食赞不绝口,不会造成任何的心理负担。

    抱怨“高铁太快了,导致我欣赏沿途风景时间不够”,一般来说,只会出现一种情景里——老师要求小学生写无病呻吟、言不由衷的作问。

    我想起,以前小学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根据某个问答题写小作文,主题是“现代通讯方式那么方便,是不是我们就没必要写信了呢?”

    我根据老师的要求,引经据典,揣测出题人思路,说明书信中承载的文化内涵,用各种排比句比喻句论证:为什么冰冷的电子邮件无法代替纸质书信,为什么即时的通讯方式“太快了”,无法承载默默温情。

    那天,我是全班答案最好的学生,站起来被老师点名表扬,享受着全班同学崇敬的目光。

    但今天,要是让我再回答一次这个问题,我只会说:

    “你特么自己爱写信贴邮票靠邮局寄信,你随意,反正我不会那么无聊!”

    十多年后,坐在屏幕之前,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和便利性,没有了课业压力和老师目光,不再需要揣测出题人意图、攀折拿高分的我,终于能够心安理得地坦言承认自己的“懒惰”,认可技术进步的伟大。

    这可能也说明了某种时代的发展——在我小时候,人们充满了对“技术进步”、“后现代”的不信任感。

    那时候的科幻电影和动画总是描绘科技带来的一个黑暗的未来:污染遍地、传统文化消亡、人工智能叛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