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不破不立,走至江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十二章不破不立,走至江淮 (第2/3页)



    “使君!”

    “文若请坐!”

    曹操热情招呼荀彧,并让左右奉上茶水,说道:“今兵马困顿,甲士不足万人,而兖州分裂难以复夺。文若有匡扶天下之能,不知能否为我指点迷津,往后当何去何从?”

    荀彧先抿了口茶,沉吟良久,说道:“自董卓以来,天下崩乱。袁绍兼霸冀、青,南征徐、兖,北以公孙为援,其根基俨然大成,使君莫能与之为敌,需引以为友。张虞四月下陇,用兵如鬼神,坐拥雍、并,兼有两河,北以刘和为援,南以吕布为前驱,实有问鼎天下之志,与袁绍必将决分胜负于中原。”

    “袁术地跨三州,治下人口殷实。然袁术得人不能用人,兵多而不精,好战却寡胜,可为使君之敌。扬州有江淮之险,以舟舸为马,人口多达百万,袁术与刘繇争霸江淮。今兖州纷乱而不能为基业,使君家族耕耘江淮多时,故使君不如南走江淮,夺扬州以为基业!”

    曹氏一族常年在扬州任职,故曹氏在江淮人脉深远。昔曹操、曹洪与曹仁起兵时的第一批兵马,皆来自于江淮地区。

    曹操继续问道:“袁术迎奉天子,更替扬州刺史,委任江东诸郡郡守,而刘繇因难避走九江。今欲夺扬州为基业,恐难与袁术抗衡!”

    荀彧捋须而思,说道:“昔使君之所以能据有兖州,实因刘岱战没于黄巾之手,而众郡守惶恐无主,故迎使君入兖州。而今刘繇避难九江,畏袁术讨伐于他,故使君南至江淮,刘繇必视使君为友。”

    “江左诸郡民殷国富,智能之士思求明君。使君于淮南营造水师,待时机变化,率兵横渡大江,将能开江左基业。据淮南,并江左,则使君将有高祖之‘关中’,世祖之‘河内’。中原动荡之际,使君挥兵北上,将能重据兖、豫。”

    闻言,曹操不由从榻上而起,负手在帐中踱步,思量至淮南立业的可行性。

    “我军兵马不足万人,至淮南需经徐、豫,恐袁秘、陶商出兵击我。况我与刘繇无亲无故,不知能否与之联合!”曹操担忧说道。

    东汉时期的淮南由扬州九江与徐州广陵、下邳三郡国构成,毗邻豫州的沛、汝南二郡国。曹操如欲至江淮,其实穿行沛国便能至,仅是沛国被袁术控制。

    沛国既然不能通行,则需绕道徐州,沿泗水南下。但曹操屠戮徐州太狠,徐州难免不会出兵痛击路过的曹操。

    荀彧说道:“袁绍与刘繇有姻亲之交,刘繇因受袁术胁迫,故引袁绍为外援。使君欲与刘繇交际,何不如求袁绍出面。据彧所知,袁绍欲表二子袁熙为兖州牧久矣,仅碍于使君颜面,迟迟未能表举。”

    袁绍人脉之广超乎常人想象,刘繇的哥哥为旧兖州刺史刘岱,而刘岱与袁绍有姻亲往来,是故刘繇与袁绍关系匪浅。随着袁术威胁刘繇时,刘繇寻找袁绍为外援则能不难理解。

    “故以彧之见,使君如欲至江淮立业,不如转表袁熙为兖州刺史,使君求领扬州刺史,言南下伐袁术。而至淮南道路,可借与高干同伐徐州为名,使君率兵南下。待高干下徐州,则使君可暂借广陵郡为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