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3/3页)
君侯、袁绍出兵,以来制衡袁术。不知君侯有何对策?”
张虞微思少许,说道:“我欲推脱坐观,让袁术与袁绍二人相争,何如?”
贾诩摇头说道:“陛下受危,君侯却推脱观望,恐会有失人心!”
“那以文和之见?”
“诩以为君侯不如称病休养,若天子遣使令君侯出兵,不妨让徐晃率兵至河内,沿途行军缓慢,故意散布消息,令袁绍早知消息。”贾诩说道:“而君侯静观变化,必要时令徐晃屯兵河上,暗助袁术迎奉天子。”
张虞微微点头,说道:“董承为我旧将,今书信于他,或能阻击袁绍。”
顿了顿,张虞问道:“二袁争锋,我无意插手。今将征讨陇右,不知文和有何良谋?”
贾诩浅思而笑,说道:“陇右诸将分散,人虽多却难齐心,故君侯欲破陇右,需与之对峙,日久则能有破敌之策。今兵马未动,诩难言破敌之策。”
张虞停下脚步,说道:“今先规划出兵方略,待冬麦丰收,粮草充沛后用武。而关东之事,以不变而应万变。”
“君侯英明!”
且不言张虞欲用装病而躲出兵,而今袁绍是最后知道袁术出兵京畿的消息。
州堂内,袁绍脸色凝重,问道:“袁术忽以讨我之名起兵,其意今在雒阳,直指天子。我今欲出兵京畿,以阻袁术迎奉天子,不知诸君何如?”
“信都距雒阳有上千余里,袁术兵马已动,而明公兵马未行,敌快而我慢。”田丰说道:“以丰之见,明公不如命精骑昼夜南下,遣人为使劝天子渡河暂避袁术兵锋。若让袁术率先至京畿,则袁术必得天子。”
“若天子无意北迁信都呢?”袁绍问道。
“暂就食于河内修武,修武乃河内与朝歌二郡之交。”沮授说道:“今宁可与张虞共护天子于河内,亦不能让袁术得逞。”
“与张虞共护天子?”袁绍皱眉问道。
“暂时之举!”
沮授见袁绍误解他的意思,赶忙解释说道:“袁术至京畿,朝廷必然惶恐,故明公为让天子安心,不妨请天子渡河就食河内。河内为明公与张虞之交,故张虞不能专之,天子忧虑形势或会从之。”
“待袁术撤兵,朝廷则能迁回雒阳,或迎天子于信都。”
对袁绍而言,相比天子被袁术迎奉,或自己亲迎于天子,他更能接受天子暂居雒阳或河内的状态。
“明公,今事不能迟,需早做决断。”
见袁绍斟酌利弊,田丰不由面露着急,说道:“今首要之事,非在迎奉天子,而是不能让袁术得逞。若袁术得天子,挟天子而令诸侯,则中原形势将逆于明公。”
闻言,袁绍舒展眉头,说道:“元皓所言有理,让颜良率精骑三千南下,与淳于琼汇合,持我奏疏于陛下,求天子暂避兵戈于河内。”
“公与为大军都护,由你点齐兵马,今需尽快南下。”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