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举贤不避仇,为诸吏表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九章举贤不避仇,为诸吏表率 (第2/3页)

令称董宣。

    而刘秀虽放过董宣,但不代表欣赏董宣。彼时六十九岁高龄的董宣,在强项事件后仍任雒阳令,在任五年,七十四岁而终。

    王宏宽宏大度之举,虽比不得董宣,但因身份另类而值得赞扬。毕竟犯罪受罚是常态,更不能迁怒于执法者。然因王宏身份特殊,不行报复之举,而是为赏识之事,则就变了个味道,不得不令人感慨。

    闻张虞欲以他事迹而训诫官吏,王宏心中虽是微喜,但嘴里却是在谦虚,说道:“我德行微薄,触犯禁酒令,怎敢为诸卿表率!”

    “丈人举贤不避仇,如古之祁黄羊,为何不可为诸卿表率。”张虞正色说道:“况丈人德绩崇高,岂不证明虞重贤而非重贤亲。”

    “哎!”

    王宏愧疚说道:“济安以冯翊大郡授我,我不能令冯翊大治,则有负济安之望。”

    关中三辅,从西往东人口依次减少,冯翊郡人最多,其次是京兆尹,末者为扶风郡。故张虞让王宏出任左冯翊谈不上薄待,反而是委以要职,仅是王宏自己觉得与他人同列,为此暗感不满而已。

    “丈人有功绩于朝堂,有恩于在下,何言负世人之期望。”

    张虞宽慰道:“袁绍作恶冀州,侵占天子州郡。我今欲向天子表疏,尊丈人为冀州牧,与我同征冀州。”

    见张虞遥尊他为冀州牧,王宏点头而叹,说道:“我年岁已大,精神不比当年,依济安安排。”

    在翁婿二人闲聊时,仆人快步入堂,通报道:“家主,千金已登门。”

    待张虞转头回望时,却见王霁的倩影出现于堂外。

    “殊岚!”

    “父亲、济安!”

    王霁笑吟吟向王宏、张虞二人行礼,问道:“不知父亲与济安聊及何事?”

    张虞莫名心虚,说道:“我欲为父亲惩治子衡,而父亲却以为子衡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堪比强项令董宣,反劝我提拔子衡。父亲不避亲仇而举贤,我敬佩不已,故欲以父亲为表率,训诫郡府官吏,仅是父亲有愧,不愿受领……”

    王霁神情缓和许多,说道:“但吕范执法严酷,羁留父亲多日,此是为吕子衡之过。然父亲大度不计吕范过失,更向州府推举之,如官吏知父亲所为,必能引官向善,今不妨依济安之意。”

    “有利吏治便成!”

    在夫妻二人的劝说下,王宏顺势应了下来。之后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