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黄河之险,文和之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八十七章黄河之险,文和之对 (第1/3页)

    二月,蒲坂。

    黄河之水浩浩荡荡,从黄土高原上汹涌冲刷而出龙门,河水奔腾流经蒲坂时骤而渐缓,弯折于潼关时与渭水相汇。

    薄山(中条山)上,张虞率诸将登高而眺望关中。

    关中与河东之间交接的黄河三百多里,实际上能渡河的地段不止所谓的蒲坂与龙门,而历代军事家为何执着于蒲坂与龙门两处渡口,实际是因河西的地形所决定。

    河西与黄河毗邻的地区不是平摊的土地,而是存在一定高度的台塬,无法直接至渭北地区。且因台塬内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非常不利军队展开布置。

    故若中间渡口过河,依旧要南下从河西的蒲津渡口至渭北。而关中根据蒲津渡的地形,在中间地区修筑了临晋关。临晋关谈不上险峻,但却能阻止河东兵马从蒲津渡河。

    “李傕率重兵屯于蒲津,联营十余里,今下我军欲从蒲坂渡河,恐难如登天。”吕布指着河对岸的关中联军,说道:“今欲渡河恐需另寻他计。”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自古从河东入关中,河津道路有三,龙门、蒲坂、风陵三津口。”

    “龙门河流湍急,离长安遥远,吴起、韩信从龙门渡河建功。蒲坂河流平缓,渡之便可望渭水,高祖出临晋而降虏殷王司马昂;风陵渡河滩广阔,虽毗邻长安,然因渡之临潼关,故不可渡之。”

    “以图之见,若欲行声东击西之策,不如从佯从蒲坂偷渡,实则从龙门渡之。如能在河西立足,则君侯便能率大军渡之。”

    在渡河问题上,郭图毫不客气地将赵咨的想法挪用过来,建议张虞声东击西,佯出蒲坂,实出龙门。

    张虞持鞭遥指关中,担忧说道:“声东击西之策可行,然恐关中叛军中有智谋之士,能识我军巧渡龙门之策。”

    郦嵩蹙眉而思,说道:“嵩率兵击羌胡时,在龙门渡上游,壶口之下游,另有采桑津可渡河。今君侯担忧龙门渡河受击,不如从采桑津渡至关中。”

    “采桑津太偏僻,其距蒲津有四百多里,且两岸多为丘陵、沟壑,即便渡过黄河,但若想取关中,亦要转大道南下关中,沿途山峦重重,大军补给不便!”徐晃反驳道:“不如偷渡龙门便捷!”

    “韩信偷渡龙门至河东,吴起以龙门夺河西,今贼岂能无备!”郦嵩说道。

    见众人意见不统一,张虞看向随行众人,问道:“诸位以为何如?”

    “君侯,羽以为可从公明之策!”

    关羽按捺不住立功心情,从刘备身后而出,拱手说道:“羽为河东解县人,深谙大河水情。大河春旱秋涝,故龙门河流虽说湍急,但渡之不难。”

    张虞看向其他人,似乎想听听他人是否有不同见解。

    若是其他人在西岸,张虞或许敢直接从龙门渡河,但今关中联军中有贾诩,张虞担心从龙门偷渡的想法,会被贾诩所识破。

    张辽斟酌几许,说道:“君侯,今若无良计,不如尝试从龙门偷渡,若被贼军识破,亦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