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断粮公孙,复西河治 (第2/3页)
东曹掾魏攸说道:“禀牧伯,张并州兴兵讨贼,虽有意拯救天子于水火,但恐下关中之后,张君把持朝政,复为董卓。”
刘虞微微皱眉,说道:“天子车驾还于雒阳,若张并州复为董卓,我亦能兴兵讨之。而若不出兵相助,岂不坐视天子深陷水火。况我与济安相知多年,其有志匡扶天下,且今谦让盟主之位,便可明其志向。”
魏攸微叹口气,在他心中天下真正的希望在刘虞,如果刘虞能效仿光武中兴建国,河北岂不早早为他所有,可惜刘虞却是效忠汉室之人。
今将希望寄托于张虞,岂不是指望张虞还政于天子?
除非张虞愚忠,舍得为汉室发光发热,否则张虞迟早走上兼并郡国,称霸天下的道路。
魏攸考虑半响,问道:“天下动荡不安,汉室衰微失权,若迎天子于雒阳,试问牧伯可有安天下之策?”
刘虞沉默良久,说道:“徐徐而图之,先安河北,再定中原。我欲令公孙瓒出兵应盟,联军若下关中,尚可用公孙瓒扼张虞。”
“当下公孙瓒屯兵冀州,与袁绍争夺青州,今命其出兵关中,恐公孙瓒不愿。”魏攸说道。
刘虞神情微正,说道:“公孙瓒若是不愿,我今供养他麾下兵马何用!”
公孙瓒不事生产,能与袁绍长期作战,所依赖者唯有幽州。刘虞经过乱世的教训,深知他必须有一支可靠的军队,若公孙瓒不听他的话出兵,他不介意断了公孙瓒的兵粮供给。
况公孙瓒常无视他的诏令,不仅穷兵黩武,还屡败袁绍之手。今长期供养公孙瓒,若让公孙瓒坐大,岂不是让他更难以遏制。故不如断公孙瓒的兵粮,以组建属于他幽州的兵马。
程绪皱眉劝道:“牧伯若调公孙瓒远征关中,岂不是让袁绍独霸冀州。张并州之所以出兵调和,无非忧虑袁绍势大难遏。故不如留公孙瓒于冀州,而牧伯另募兵马。”
刘虞态度坚定,说道:“今首要之事在于关中,而非在于袁绍。今让公孙瓒随张并州出讨关中,迎天子车驾于雒阳。至于冀州二郡,我自会遣人统领。”
顿了顿,刘虞看向田畴,说道:“子泰,你代我前往并州,与张君侯商议会盟讨贼事宜。”
“诺!”
且不言刘虞同意会盟,并打算停止向公孙瓒供给兵粮。而今郦嵩奉张虞之命,从晋阳出兵,经于离,西行离石道,进讨黄河畔的匈奴诸部。
除郦嵩本部兵马外,另有赵云率千骑相助,以及小舅子呼厨泉领匈奴骑千人,共有七千步骑。
十月,天气已寒,太阳高悬,薄雾渐渐散去。
黄秃秃的河谷中,人喊马嘶,骑兵碰撞厮杀,白刃相向,惨烈搏杀。
赵云手中的马槊已经没了,因刺中一名羌胡骑兵的胸膛,随着骑兵的落马,赵云只能舍弃马槊,抽出腰间的环首刀,配合着他粗壮的手臂,不断挥砍敌骑。
一声惨叫声,环首刀砍断与他擦肩而过的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