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遣使邀盟,强纳蔡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遣使邀盟,强纳蔡女 (第2/3页)

但与袁绍非同道中人,今向曹操借道会盟,其必会应诺。况出使是为兴兵讨贼,曹操怎敢大逆不道,出兵阻拦!”张虞说道。

    “诺!”

    次日,张虞出城送别孙资,孙资从井陉道而出,欲先行前往幽州。

    在送别孙资之后,张虞念及被他安置在晋阳的蔡邕,以及传说中的才女蔡昭姬,遂抽空前去拜会蔡邕。

    蔡邕虽因家眷不多,但书籍却是众多,故钟繇为其新建了一间府宅,位于汾东新城,与卢植所住宅院毗邻。

    今蔡府内,蔡邕俯首于案,时而斟酌,时而持笔。

    见父亲忙于案牍,却见素衣青裳的蔡琰端着参汤而来,说道:“父亲,今在撰写汉史?”

    蔡邕咳嗽几下,说道:“昨日与卢子干谈及修史之事,今多有感悟,故写于纸上,以免日后遗忘。”

    蔡琰微扬远山眉,瞧向纸上的内容,却见是陈蕃、王允列传,不禁皱眉,说道:“王允将父亲下狱,而父亲今怎能为他列传,且还将他与陈仲举(陈蕃)并列。”

    蔡邕搁笔于案,说道:“王子师扶汉室于危难,凭一己之力,诛杀董卓。而其之败亡,与陈仲举近似,功亏一篑,为何不能同传。况我与他仅私人恩怨,岂能因私而忘公。”

    顿了顿,蔡邕语重心长,说道:“你我今客居太原,而今太原中以王氏最为显赫,将王子师与仲举同传,算是避免些麻烦!”

    “父亲考虑周全,倒是琰思虑偏颇了!”蔡琰说道。

    蔡邕喝着参汤,问道:“张君侯之事,不知昭姬考虑如何?”

    闻言,蔡琰淡雅的脸上渐红,委屈说道:“张君侯家中已有妻,而我岂能为他妾?”

    蔡邕放下漆碗,说道:“为父亲年岁已大,不知能活多久。今天下纷乱,府君不能保命,唯牧伯暂安。济安据有并州,麾下兵马数万,英武俊朗,心怀大志,礼贤下士,必能成就大事。昭姬如能得济安庇护,我今将无忧虑。”

    蔡琰怎不知形势逼人强,幽叹了口气,说道:“张君侯至今未来拜访,父亲何必着急催我许与张君侯。”

    “罢了!”

    “你在~”

    不待蔡邕说完话,却见门童急急忙忙而来,说道:“先生,张君侯前来拜会,今在堂外恭候。”

    “速请!”

    蔡邕闻声而起,准备出迎张虞,走了几步,忽然停下脚步,看向蔡琰,催促说道:“换身衣裳,抹点淡妆,出来拜见君侯。”

    蔡琰满脸郁闷,她自诩为才女,今怎要学寻常女子以色侍人。

    “若张君侯以色观人,女儿不愿侍奉!”蔡琰说道。

    “随你!”

    蔡邕不愿逼女儿,说道:“稍后寻事入堂,瞧瞧张君侯。”

    说罢,蔡邕便出迎张虞。

    很快,在蔡邕的出迎下,张虞被迎入堂内。而今时蔡琰已是不在,撤走到侧堂。

    “我闻君侯欲传檄文于关东诸侯,邀诸侯起兵讨贼。今可需老夫持笔?”蔡邕主动问道。

    张虞笑了笑,说道:“虞恐叨扰蔡君,故请元常持笔。若知蔡公有意,虞必请蔡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