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石家庄赵子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十六章石家庄赵子龙 (第2/3页)

不能自保,若不寻觅明主,常山必受其害,乡民必受其乱。”

    赵朗拍着赵云的肩膀,感叹道:“子龙有武略,更有远见,为兄弗如。今天下贼人四起,族人、乡民皆赖子龙尔!”

    赵云点了点头,心情有所沉重。

    常山赵氏谈不上为望族,但却可称得上为豪强,赵氏筑有坞堡,聚族人、乡人千余户。父亲早亡,他从小被兄长带大。但随着天下大乱,兵戈四起,他渴望追求明主效力,但受家族受限,需要留守兄长身边。

    “子龙言降张度辽,可是意属张君?”赵朗问道。

    赵云沉吟少许,说道:“张度辽有明主之资,但具体如何,需近观之。”

    对赵云这种乡土羁绊很深的豪强子弟,他们很难离开家乡,为其他君主效力。故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明主统治家乡,不用离开家乡,便能追随君主建功立业。

    赵朗点头说道:“子龙有见识,今可借献粮之事,以观度辽品性。”

    “善!”

    在第五仓的组织下,主簿刘昞、郡吏赵云,携粮草两万石及酒水、牲畜之物,以迎远道而来的度辽军。

    而得知常山郡有意出降,张虞率步骑于六十里外的高邑屯兵。

    六千步骑沿河扎营,虽知常山归降,但营寨依旧严整,外有沟壑、拒马,内设兵卒巡视,俨然如临强敌之模样。

    “今常山已降,君侯为何布置如此森严?”

    赵云入营垒,幸耳朵灵敏,得以听见不远处两名军官的闲聊。

    “糊涂,常山归降真假难料,若是遣使诈降,而令兵马突袭。我军营寨不整,岂不大败矣!”

    “满校尉所言有理,倒是在下愚钝!”

    在赵云偷听军官闲谈时,已有度辽军吏前来知会。

    “君侯已在大帐,二位可入帐见之。”

    “多谢指点!”

    在刘昞的带头下,赵云紧随其后。然在行走时,赵云却不忘刚刚‘满校尉’与麾下兵吏的交谈。

    “校尉将千人,论其官职非大将。然在扎营思虑上,竟如此深远。若是出自主帅之手,可见张虞为慎重之人;若是校尉独自所思,足见张虞麾下将校之多谋,而张虞能御满校尉,其才略必是出众。”

    很快,赵云与刘昞便至大帐外,在门卫的通报下,二人上交佩剑,趋步入帐。

    入帐,瞄了眼交椅上的披甲大将,赵云不由暗赞张虞相貌英武。

    收敛心神,赵云朝张虞拱手,说道:“常山郡吏赵云,拜见度辽将军。”

    而在赵云行礼之余,张虞自是掠过刘昞,注意姿颜雄伟的赵云。

    当然,不止张虞注意到赵云,帐中的度辽军文武皆是多瞧了几眼赵云。毕竟身长八尺的身高,阔面重颐,浓眉大眼的外表,不可能不让人注意。

    “刘昞、赵云?”

    张虞翻阅了下二人递上的名刺,见到赵云名刺上书字‘子龙’,张虞眉毛微挑,心中微喜。

    “石家庄赵子龙!”

    张虞收敛心神,说道:“五君有意归附,可是如此?”

    “正是!”

    刘昞神情谦和,递上第五仓所准备的礼单,说道:“君侯名声威震河朔,常山士民盼望君侯久矣,今我郡备下薄礼,以酬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