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平匈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十八章平匈奴 (第3/3页)

胡另立单于,不愿受我朝都护。以臣之见,今需令并州刺史都督各郡兵马进讨,以免匈奴作乱影响关中。”

    司空丁宫摇头,说道:“今下出兵虽易,但因平荆楚、幽燕二州贼寇,府库已是空虚,难以再起一军。”

    杨彪冷眼而视,说道:“那以司空之言,莫非可坐视匈奴叛乱,入掠关中否?”

    丁宫不想与杨彪争论,淡淡说道:“若陛下能出少府、西园之钱,将能令并州各郡出讨匈奴。”

    闻言,刘宏眉头大皱,自黄巾之乱以来,他每年都为国库垫了不少钱。今时出兵平匈奴之乱,竟还要自己出资。

    “当真无钱否?”刘宏质问道。

    “当真无钱!”

    见刘宏不相信自己,丁宫拱手说道:“若陛下不信,可命常侍查府库。”

    太尉曹嵩迟疑了下,说道:“陛下,并州山岭关隘重重,今不如封锁关隘,以阻匈奴劫掠。待明岁平幽州乌桓,再行征讨匈奴。”

    顿了顿,曹嵩补充说道:“西河郡户籍稀少,今可令并州官吏内迁百姓,暂居于并州诸郡。及匈奴平复,可另迁百姓归乡,仿旧迁郡之故事。”

    “太尉安能出此舍地之语?”

    杨彪怒目而视曹嵩,说道:“匈奴盘踞河南地,北临鲜卑,西接凉州。匈奴若欲反叛,招诱东羌遗种,北与鲜卑阴连,西与叛军呼应,是问太尉何险可阻三贼进犯?”

    曹嵩花一亿钱买得太尉官职,其名声在士人圈里早就臭了,杨彪可不会在乎给曹嵩留面子。

    今曹嵩所说的舍地之语,容不得杨彪不开口反驳。且不言匈奴是否会劫掠关中,单凭匈奴可能会联合鲜卑骞曼、凉州叛军这种可能性,必须要杜绝。毕竟真出现这种情况,东汉会陷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兵乱之中。

    曹嵩神情不变,说道:“太中大夫所言有理,仅是眼下国库无钱,难以再起大军出征。陛下如欲出征匈奴,恐需陛下另支钱财。”

    见众人都要自己出钱,刘宏神情郁闷,但为了自家的江山,仅能无奈说道:“由少府、西园出钱,令并州征讨匈奴叛胡。”

    “陛下圣明!”众人拱手道。

    刘宏既承担了军费,朝廷诸公很快商议出结果。

    并州刺史张懿在并州多年,深得并州官吏人心,命其为主帅,都督各郡兵马。而直属朝廷的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与破鲜卑校尉张虞各率兵马,以副将职从军征讨匈奴。

    当朝廷的政令送至并州时,时间已至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因有郦嵩坐镇参合陂之故,左南、兰氏二部匈奴并无异动。

    不过为了防止二部匈奴阵前反水,张虞此番出征不打算征调二部匈奴太多兵马出征,仅征调由郦嵩为张氏所招募的三百部曲,由孟宁之统率。

    郦嵩因受张虞之命,率两百义从骑继续屯守参合陂,监督二部匈奴,防止受反叛匈奴煽动。

    除匈奴二部外,张虞征调柯比本部兵马,及雁北的乌桓小部落,合计两百骑,由柯比为骑将统率。

    以上五百杂胡骑,并加上八百云中骑,此番南征,张虞凑出了一千三百骑。

    收到朝廷颁布的政令,张虞便签发了三日后出兵的军令。

    望着张虞命人送出的军令,王霁担忧说道:“夫君仅率一千三百骑南下,不知是否太少?”

    张虞将笔搁下,说道:“匈奴兵不敢轻动,伯松所部兵马需都护匈奴,今唯调千余骑南下。”

    顿了顿,张虞说道:“千余骑虽说不多,但此番出征匈奴,并州征调上党、太原、雁门、定襄四郡兵马,加上我部兵马,可战之兵约有两万人上下。”

    王霁思虑少许,问道:“连定襄兵马都要征发,那岂不是参合坞亦要出兵?”

    “然也!”

    张虞点了下头,说道:“父亲已命叔父率两百步骑出征,估计会与我部汇于马邑。”

    “夫君与叔父上阵厮杀,望多注意安危!”王霁关心道。

    《唐书·列传一》:“后雅有识度,太祖每有所为,必豫筹画。……汉末,后知天下渐乱,为太祖之计,聘恶胡为部曲,恩抚兵吏妻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